202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试题评析.doc

202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试题评析.doc

ID:58979616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6

202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试题评析.doc_第1页
202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试题评析.doc_第2页
202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试题评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试题评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20年高考作文北京卷:试题评析这是一个材料作文。题目先给材料,而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联唐诗和对它的五种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次作文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作文。在作文要求中,题目限制了不能写作的文体,没有给话题,其他跟话题作文要求差不多。  面对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读懂材料。作文题目中提到的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两句诗,出自其七言律诗《赠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诗中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作者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2、诗的情调和意蕴都是十分低沉的。其中,题目给出的两句诗的意思是:看不见的细雨把衣服淋湿了,花瓣悄悄落地听不见声音,这是字面上的意思。但我们要读懂字面后面的意思,这才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当然,对这两句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正如题目中提到的那样。你可以根据给出的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来确立自己的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而不应该是毫无顾忌地谈论“春天的美好”;“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重点则不是“境界”,而是“恬淡地做人”,其实就是对“品格”的具体化,假如海阔天空地阐述做人的境界,则又离题万里了;“这是叹息‘细雨此资料由网

3、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你当然可以谈“寂寞”,但准确地讲,这里的寂寞应该是具备恬淡地做人品格的人所必须面对的处境;再看“‘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则是面对寂寞处境时所导致的结果,可简单理解为不在寂寞中平庸,就在寂寞中伟大吧;至于“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论同一个问题而已。  接着再“展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联想”,谈“自己的体会”。你当然可以对提供的五个“有人说”进行体会,也可以另辟蹊径。细读诗的意境,那种独处寂

4、寞的滋味会一点点滋生,烟雨朦胧的江南细雨中,独自黯然感怀,衣衫已浸湿,却全然不觉,心已经完全沉浸在那伤感惜别中。假如你是多愁善感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守着一份恬淡的品格,浑然不知世界之外的人对你心生悲哀和怜惜,读这句诗,你会陷进去难以自拔,假如你是体贴细腻的人,能用心把亲情、友情滋润,因而也会得到更多的爱的回报;读这句诗,你会读出一种人间至情,假如你是闲散无求的人,虽然平凡,但懂得生活,你的世界也许并不宽广,但足以让自己舒心开怀;读这句诗,会顿然领悟那种无欲的境界……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综上所述,就用这个题目的内容进行立意,至少有以下几种思考:  1.春天般的品格(和风

5、渐染、润物无声,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3.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需要忍耐与执著等;  4.大音无声,大爱无言,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  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