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

ID:59005517

大小:431.01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10-27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_第1页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_第2页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_第3页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_第4页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团体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1.人类行为发展理论2.人类价值观理论3.团体过程理论第一节人类行为发展理论“每一个人(性格)都有若干方面像所有的人;若干方面像一部分人,若干方面则什么人都不像。”--美国人类学家克洛孔,心理学家莫瑞《自然社会与文化人格》人类行为发展理论的划分1.个人行为发展理论从心理学观点出发,研究人类行为发展的阶段、特征与相关性。2.团体生活发展理论从社会学观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状况。(一)个人行为发展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

2、分析学派创始人。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一)个人行为发展理论1.人类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他们以后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团体工作的实施必须重视追溯成员早期生活的状况,以明确其问题所在。2.人类在其一生中,具有持续不断的生长和改变的能力;-人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团体工作才具有可能性,才能透

3、过团体经验,促进个人潜能的挖掘和身心的发展。3.人类的行为除了意识状态以外,有时还存在“前意识”、“潜意识”动机的存在;-大部分人类动机是不可见的、无意识的,这种潜意识的动机有力的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团体工作有时要特别注意成员那些不易察觉的行为动机,重视早期生活的潜意识经验。意识: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受潜意识:对意识构成威胁而必须推开的记忆和情绪等内容,是不能简单注意就能觉察到的前意识:需要时,就可以意识到的部分4.人类虽然有潜意识的动机存在,同时也有自我合理发展组织的能力(自我的功能)。-自我功能弱化或失去的时候,通过团体活动能适时协助人们恢复这种自我功能。(1)本

4、我(id):与生俱来、属于无意识层面,存有本能驱力(性和攻击驱力),无价值观,逻辑和伦理,要求立即得到满足。快乐原则反射动作、想象实现原始思考历程(2)自我(ego):与真实外在世界接触的部分,有组织、较合理、无价值观,现实取向,做实际、行得通的事。现实原则次级思考历程--同时顾及本我、现实和良心(3)超我(superego):人格中道德部分,由父母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和禁忌的内化。包括两种主要内容:a.良心--使人自觉无价值或罪恶感b.自我理想--使人有荣誉感和自我价值■道德原则健康人格:三我间的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间维持着相当的平衡状态。自我能有效合理调控

5、本我和超我(亦即:个体的需求能以合理的方式获得满足)。5.人可以同时处在两种相对的境况中,对同一人或同一情况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心理学认为,当人类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动机,于是当并存的动机不能获得同时的满足,而且性质上又呈现彼此互相排斥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动机冲突或心理冲突:双趋冲突(对两个具有差不多等同吸引力的正价的目的物(即两个有利无害的目标)之间作出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和趋避冲突(对两个具有差不多等同吸引力的正价的目的物(即两个有利无害的目标)之间作出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团体工作协助人们在冲突中了解事实,考虑利弊得失,

6、协助其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6.人类在解决内在动机、需求、欲望、驱力和解除外在关系的困惑时,常会使用防御机构、投射作用和升华作用等方法。主要的防卫机制有:(1)合理化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合理化有三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三是推诿,此种自卫机制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三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2)认同作用: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

7、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对方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3)代替作用:升华: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4)补偿: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5)投射作用:是主观的将属于自身的一些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赋予到他人或他物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