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

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

ID:59006126

大小:1.1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27

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算机网络-概论金秋乐8/21/20211目录1、网络概论2、网络体系结构3、局域网4、TCP/IP与internet5、WIN2000管理局域网6、网络维护7、网络综合应用8/21/20212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1世纪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世界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信息化和全球化三网融合:电信网络(电话、传真等)有线电视网络(单向电视节目的传送)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核心作用8/21/20213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

2、因特网(Internet)1993.9.15:美国政府发布NII计划: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光纤主干电信网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专用网8/21/20214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1994.9:美国又提出GII计划:全球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目的:将各国的NII互连起来。因特网的雏形8/21/20215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现代计算机网络起始于60’S美苏冷战第一代:50’S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线路交换)方式8/21/20

3、216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第一阶段:联机系统—计算机通过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相连线路控制器功能:串并转换和简单的差错控制8/21/20217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第二阶段:使用多重线路控制器可以和多个远程终端相连8/21/20218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第三阶段:用前端处理机FEP完成通信任务让主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8/21/20219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第四阶段:采用集中器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降低通信费用8/21/202110小结与引伸电路交换的工作方式①建立连接②数据传送③释放

4、连接在通信的全部时间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电路交换的特点所用设备及操作简单线路接通后,数据直通,延迟短信息能按顺序传送接通线路时间较长接通后,线路独占,效率低,费用高8/21/202111小结与引伸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软硬件资源传统的线路交换技术不适合计算机数据的传输:计算机通信具有突发性、断续性。(1)线路利用率低(2)建立通路的呼叫过程对计算机通信太长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8/21/2

5、0211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网的产生基于40’S电报通信的存储转发概念和报文交换方式。1966年6月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提出分组一词。1967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研究分组交换网。1969年12月ARPANET投入运行,是网络发展的重要标志8/21/202113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基本概念报文(message)→分组(packet):首部+数据通信时不必建立一条连接,可随时发送数据:无连接(connectionless)8/21/202114第二代计算

6、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计算机网络结构=资源子网+通信子网8/21/202115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资源子网:组成:主机、终端、连网外设、软件和信息资源任务:完成数据处理、提供资源共享通信子网:组成:结点交换机、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任务:完成网络数据传输(ns负责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结点交换机在网络拓扑中称网络节点,也称路由器8/21/202116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原理把报文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数据单元-分组,每个分组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单位,然后依次发送出去。结点交换机进行存储、转

7、发和路由选择8/21/202117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8/21/202118分组交换网的优点高效:动态或断续分配传输带宽灵活:每个结点均有智能,可根据情况决定路由和对数据做必要的处理迅速:以不太长的分组为传送单位,在每个结点存储时间很短;高速链路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通信子网8/21/202119第一代与第二代的区别8/21/202120因特网时代发展过程1、ARPANET(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1969实验性运行,四个节点(四所大学)1980转向TCP/IP协议1984主机超

8、过1000台1990ARPANET退役2、NSFNET(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84组建,直接采用TCP/IP协议,采用层次结构(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主干网与ARPANET相连。1986建成,主干网速率:56kbps1989:主干网速率:1.544Mbps1990接管了ARPANET,改名Internet;1993:4.5Mbp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