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

ID:59009331

大小:1.08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26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节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了解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理解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种类及确定方法。3、掌握单、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计算方法4、掌握墙柱高厚比验算第四节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教学目标: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种类及确定方法、单层、多层刚性方案房屋计算方法墙柱高厚比验算。重点难点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第三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柱设计水平承重构件竖向承重构件屋盖楼盖钢筋混凝土、木材墙、柱、基础砌体材料砌体结构(混合结构)1、结构结构布置承重墙体的布置确定墙体承重体系2、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确定墙、柱的计算模型3、强度计算内力分析截面设计构造处理4、变形(侧移)和稳定计算5、施工图截面

2、尺寸材料选择承载力计算墙、柱设计步骤一、墙体承重体系1、纵墙承重方案板→梁(或屋架)→纵墙→基础→地基2、横墙承重方案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3、纵横墙承重方案楼(屋)面板梁→纵墙横墙→基础→地基纵墙承重方案横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承重方案4、内框架纵墙承重方案外纵墙→外纵墙基础楼(屋)面板→梁→柱→柱基础→地基5、底部框架承重方案梁板荷载在上部通过内外墙体向下传递,在结构转换层部位,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传给柱,再传给基础。二、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及计算简图1、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风荷载→纵墙→纵墙基础→地基风荷载→纵墙→纵墙基础屋盖结构→山墙→山墙基础→地基两端无山墙两端有山墙(平面受力

3、体系)(空间受力体系)us=u1+u2

4、间作用愈大。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因素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一)刚性方案(二)弹性方案(三)刚弹性方案楼(屋)盖墙、柱的不动铰支座楼(屋)盖墙、柱的滚动铰支座楼(屋)盖墙、柱的弹性支座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3、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1、2、3、4、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刚度进行验算,如其最大水平位移umax≤H/4000(H为横墙总高度)时,仍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

5、横墙。符合此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三、墙、柱的高厚比验算1、允许高厚比[β]1、砂浆强度等级2、砌体截面刚度3、砌体类型4、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5、构造柱间距及截面6、横墙间距7、支承条件2、高厚比验算(一)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β=H0/h≤μ1μ2[β]H0——墙、柱计算高度,按表11-11采用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h=240mmμ1=1.2h=90mmμ1=1.590mm

6、/s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s——相邻窗间墙、壁柱之间或构造柱之间的距离(二)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β=H0/hT≤μ1μ2[β]hT——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3.5ii——带壁柱墙截面的回转半径,I、A——分别为带壁柱墙截面的惯性矩和截面面积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的确定:A、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时,每侧翼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的一半B、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C、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β=H0/h≤μ1μ2

7、[β]壁柱视为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座H0刚性方案壁柱间距离s(三).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1)验算内容:整片墙高厚比的验算和构造柱之间墙体局部高厚比的验算。1)整片墙体高厚比的验算(10.1.27)式中—带构造柱墙允许高厚比的提高系数,可按下式计算:(10.1.28)—系数。对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0;对混凝土砌块、粗料石及毛石砌体1.0;其他砌体1.5;bc—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l—构造柱间距。当时,取,当时需注意的是,构造柱对墙体允许高厚比的提高只适用于构造柱与墙体形成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