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

ID:59019564

大小:90.4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5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_第1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_第2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_第3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_第4页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忠于传承,勇于创新】传承传统,勇于创新作文曾安昌,广东省盆景协会会长,“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十大影响石湾陶艺收藏风云人物”,主持举办了首届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作品展、第七至八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岭南盆景创作研讨会等大型展会及“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太师”、“广东岭南盆景艺术家”、“广东岭南盆景之乡”等评选活动,在整个广东省乃至广袤的岭南地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岭南盆景事业的发展。苦心创作:于传统中力求创新,在前进中传承历史曾安昌为人谨慎,对待盆景艺术尤为慎重:“不成熟的作品,我坚决不拿出来展示。”从艺30年来

2、,他拿出来参展的盆景作品为数不多,但每一盆都堪称佳作。其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一件九里香盆景作品《香飘九里迎客来》(如图3)。这是曾安昌倾注心血最多的一件作品。1995年得到这棵桩材后,他就开始大胆构思,精心创作。诚如岭南盆景艺术大师曾宪烨所言,在岭南盆景的诸多造型型式中,单直干大树型颇为常见,构图多呈不等边三角形,造型上重点枝或左飘或右飘或双飘,结顶中正,难出新意。而此作“却在常规的造型中求破格、求新意:作品高位出枝,半飘半跌枝起伏跌宕、一泻千里;造型简明雅致,令人耳目一新”。xx年,此作首次亮相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好评如潮

3、;两年后,再次亮相首届国际盆景雅石博览会,荣获金奖。“我们岭南盆景人。应当以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大胆创新,精益求精,在传统中力求创新,在前进中传承历史,这是岭南盆景发展过程中所迫切需要的。”曾安昌意识到了创新的迫切性,并且一直这样实践着。“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恰,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四季无常斗室可鉴,身有羁绊而神驰千里。一盆高不盈尺的岭南盆景,就能以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把大自然的野趣和神韵浓缩在盆中。”曾安昌说,正是这种艺术魅力,使得他钟情这种超然于山水之外的意境。为了集中安置心爱的盆景作品,他甚至不惜拆掉一幢别墅,来修

4、建一个庭院式盆景园。漫步于曾安昌精心设计的园子,满目苍翠,色香清雅。园内陈列的盆景作品以岭南盆景传统的“正型格”为主,既有雄秀的大树型,又有清新的附石型,还有简疏的文人型。作品枝干瘦硬,苍劲古老,构图严谨,结构疏而不散,表现出传统岭南盆景特有的节奏分明、抑扬顿挫之韵律。“该淘汰的,业已被__洪流所淘汰,现在所流传下来的中规中矩的‘正型格’,都是很严谨的艺术形式,有生命力,有感染力。”有感于此,从1985年起,曾安昌就开始追随岭南盆景一代宗师陆学明学习大树型,尤其是“大飘枝”的创作技艺:1990年开始追随岭南盆景另一位先辈黄基

5、棉学习附石盆景的创作。二十余年来,曾安昌先后创作出了《仙鹤回头》(榔榆)、《风华正茂》(罗汉松,如图5)、《悬崖寻幽》(榆附石,如图6)、《抱石情怀》(山桔附石)等优秀作品,荣获诸多大型盆景展会嘉奖。xx年,他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荣誉称号。精心收藏:痴爱盆中景致,犹恋托景之盆“把大自然的种种美态浓缩成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景、一首首浅唱低吟的诗歌,是我对盆景艺术孜孜以求的目标。为了达到最佳的、完美的效果,其载体――盆、几架,当然得讲究。我潜心观摩艺术大师的成功范例,也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去实践探索。”经

6、过长期的探索,曾安昌发现,石湾花盆那优良的内质、朴雅的釉彩、丰富的造型,恰能使其心手相善,把创意艺术地呈现出来,令作品宛如天成。渐渐地,他被石湾花盆本身所蕴藏的内涵折服了。他不再仅仅只是喜爱,也不再仅仅只把它们当成配角,而是展开了不懈的追求和执着的收藏。这一“收”,就是二十余年。“收藏石湾花盆,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更恰养了我的性情。”曾安昌说:“当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忙碌面对它们而坐时,那沉静幽穆的深蓝、宝蓝、天青、蔗绿、瓜绿等色彩,能使我所有的心浮气躁消失殆尽;当我在茫茫人海中差点迷失自我时,它们那敦厚庄重的形体给了我青铜般的

7、坚毅;当外界灯红酒绿喧嚣不止时,它们那溶浸着大自然生命气息的身姿,把我带进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随着对石湾花盆品鉴的深入。曾安昌越来越渴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与其分享。在较多地关注和参与石湾陶艺方面的活动后,他发现在石湾陶瓷艺术品的各个种类中,除了花盆,都已有人做过专题性的研究。而石湾花盆从未被人作为研究主题展开深入的研讨。“因此,让世人更多地了解石湾花盆,进一步发扬光大石湾陶瓷艺术,就成了我的一个夙愿。”xx年,曾安昌组织多位精研此道的专家学者,以其丰富的藏品为基础,坚持实物、调查访问、实地考察与文献档案研究相结合,共同编撰了

8、《石湾花盆:曾安昌藏品研究》一书。翌年3月,此书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李辉柄对曾安昌及这部著作评价甚高:“曾安昌先生可称得上是一位‘健康的收藏家’,他不单追求物性,更穷究物理,既提升了民间收藏的文化品位与价值,也为收藏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创造了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