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

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

ID:59039275

大小:1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29

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_第1页
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_第2页
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_第3页
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_第4页
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面河油田石油地质特征简述一、区域地质特征(一)构造背景条件八面河油田横跨山东省广饶及寿光两县,南北夹持于小清河和新塌河之间。构造上隶属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的八面河断裂构造带上,勘探面积约1100k㎡。其北东以广利洼陷与青坨子凸起相连(图1-1);西北紧邻王家岗断裂构造带;西南为纯化草桥断裂构造带;南部以牛头镇断层为界与牛头镇凹陷相接。(二)构造特征与演化八面河探区内纵向上分为五个不同的构造层(底构造层、下构造层、中构造层、上构造层、顶构造层)。在内部结构中,中、古生界基底由北西向南东抬升,其地层普遍遭到不同程度的剥蚀。主要基底断裂有牛头镇断层和八面河断层,均为断

2、面南倾的正断层,对该区的构造格局起到了控制作用。由于探区内中、新生代应力场变化,断裂构造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燕山期形成的基底断裂相对较少,济阳期,盖层断层大量发育。根据结构和成因特点,该区进一步可分为北部斜坡带、八面河鼻状断裂带、南部斜坡带和滩海区(图1-2)根据区内地层层序和岩性组合、各层序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及对该区火山活动、构造特征和断裂系统的分析,自太古庙至今本区共经历了褶皱运动阶段、震荡运动阶段、基底褶皱和断裂活动阶段、盖层断裂发育阶段以及披覆盖层发育阶段五个构造演化阶段。二、油气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一)油气藏分布与规模特征在以开发的1285个油藏中,尽管岩性

3、油气藏的个数多达227个,约占油藏总个数的1/5,但它们的储量仅仅为99.17×104t,占总储量的1.3%。构造油藏约占1/3,近半数为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其分布具有下列特征:斜坡带内古隆起基础上继承性发育的鼻状构造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力区带,该区带内的反向“屋脊式”断鼻构造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断层-岩性和断鼻油气藏,八面河鼻状断裂带主要发育断块、断鼻和各种复合油气藏;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由地层、岩性控制的复合油气藏。八面河探区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共开发一千多个油藏,其储量大小分布见表2-2.其中,西四区油藏的平均储量最大

4、,为10.22×104t;北一区油藏的平均储量最小,仅为2.07×104t。总体而言,南区油藏的平均储量偏大,北区油藏的平均储量偏小,广北区油藏的平均储量介于两者之间。(三)油气藏流体性质1、原油的物化特征八面河探区原油地面密度为0.8822~0.9870g/cm3;地面粘度为38.76~16396.34mPa·s;含硫为0.56%~2.42%,凝固点7~32oC。但不同层位、不同地区原有物性有很大的差别。2、油田水的物性特征八面河探区油田水型为CaCl2,总矿化度为1715~mg/l。其中,沙三段为1715~mg/l,主要集中在30000mg/l左右;沙四段则比较高,为

5、3463~mg/l;沙一、沙二段及馆陶-明化镇组的矿化度则相对较低。三、油气藏成因机理(一)油气来源特征解析1.油气源对比确定主力烃源岩层段烃源岩地球化学性质烃源岩是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对含油气区有效烃源岩、主力烃源岩的调查是研究油藏分布规律、进行油藏系统研究的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研究相关的原有成因、探讨成因机理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前提条件。A.族组成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一般可提供有关原始母质生源构成、成熟度和沉积环境方面的信息,是可溶有机质宏观性质的反映。一般地,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饱和烃馏分含量增加,非烃、沥青质含量降低。牛庄洼陷及其斜坡带沙河街组烃

6、源岩抽提物族组分分布总体特征是,饱和烃,"非烃+沥青质”变化范围较广,芳香烃相对较为稳定。其中,南斜坡沙四段页岩具有饱和烃、非烃含量高的特征,最高值分别可达69.49%、53.26%;南斜坡沙四段页岩的非沥比明显高于牛庄洼陷同曾位页岩,体现前者较低的成熟度,因而具有含有较高丰度杂原子化合物特征。孔店组烃源岩抽提物族组成变化也较大。B.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孔店组烃源岩可溶烃类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图3-3),牛庄洼陷南斜坡埋深较浅的王斜95、王96、王130等井,孔店组烃源岩可溶物饱和烃总离子流图与深层原油有较大的差异,以具有偶数碳的低分子量正构烷烃为主,显然不能作为以发现深层

7、油气的主力烃源岩。埋深较浅的王46井孔店组烃源岩可溶物饱和烃链烷烃分布较为完整,与原油性质较为接近。孔店组烃源岩的另一重要特征是,浅层烃源岩Pr/Ph值较高,反映还原性原始沉积环境。烃源岩中饱和烃组成特征受控于多种地质、地球化学作用,其中,热演化程度是控制其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深层烃源岩的族组成与烃类宏观组成有别于中、浅层,最显著的特征是饱和烃相对含量较低,芳香烃、沥青质也有降低的趋势。如面14-7-5(1210.3m)、王18(1716.9m)井沙四段页岩饱和烃含量分别为10.8%、25.1%,非烃含量分别为53.3%、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