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

ID:5904725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8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_第1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_第2页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锅炉:蒸汽锅炉是一种特殊设备。司炉是操作锅炉的特殊工种。司炉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操作规定,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及操作。为此特制定本预案。一、锅炉运行遇到以下紧急状况必须立即停炉1、锅炉水位降低到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2、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3、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进水时。4、水位表全部损坏时。5、安全阀全部失效时。6、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时。二、立即停炉的操作方法1、停止加煤,停止鼓风,减少引风2、迅速扑击炉火或炉排以最快速度排掉炉排上燃烧的燃煤,必要时用水浇熄灰渣

2、斗内的燃煤(禁止向烧炉内泼水),同时防止烫伤。3、炉火熄灭后,根据情况决定,打开烟风道挡板,炉门和灰门以冷却炉排。4、迅速关闭主蒸汽阀,并将事故锅炉与蒸汽母管(或冷汽缸完全隔断)。打开排汽阀或手动安全阀迅速排掉锅炉内的蒸汽,降低汽压。5、锅炉严重缺水时,严禁向炉内进水,严禁开启排污阀安全阀、放空阀。6、紧急停炉时,除缺水满水事故外,应保持适当锅炉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时,应向锅炉进水。7、处理完毕向有关领导报告一切情况,并做好记录。三、严重缺水事故处理方法和顺序1、停止加煤,停止鼓风,减少引风。2、迅速关闭主蒸汽阀并与母管或分汽缸隔断。3、迅速扒出燃煤或以炉排最高速度排掉燃

3、煤到灰斗中。4、严禁向炉内进水。5、向有关领导报告情况并做好记录。四、严重满水事故处理方法1、停止上水,关闭给水阀,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2、打开排污阀或紧急放水阀加强放水,注意观察水位表内水位的出现,防止放水时疏忽大意造成缺水。3、关小鼓引风门,减少给煤和送风,减弱燃烧。4、开启母管,分汽罐上的疏水阀。5、待水位恢得正常后,恢得正常燃烧。6、如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水位,应立即停炉。7、做好记录,并报告有关领导。五、第三、四条缺满水事故处理前,应迅速查明水位,必要时采用“叫水法”查明水位。叫水法操作如下:1、打开水位表放水阀,若有水流出表明是满水事故,否则就是缺水事故。2、

4、打开放水阀后无炉水流击,关闭汽侧阀门。3、关闭放水阀,观察水位表内是否有水位出现。如有水位出现则可加强上水,恢复水位。如无水位出现则为严重缺水。六、水位事故的预防1、严格劳动纪律,认真监视锅炉水位,坚守岗位责任制。2、定期冲洗水位表,保持清晰水位。3、认真调整水位,防止误操作。4、认真定期开启安全阀,坚持巡回检查设备及时处理缺陷。七、汽水共腾事故现象:水位表内水位剧烈波动,甚至看不清水位。蒸汽温度下降,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洗,法兰连接处跑汽漏水,蒸汽的含盐量迅速增加。原因:炉水质量不合格,有油污或含盐量、悬浮杂质太多。排污时间过长。处理方法:减弱燃烧,减少蒸发量,关小主汽

5、阀,开启表面排污,适当开启定期排污阀。同时加强给水,保持正常水位,降低炉水含盐量。八、承压部件损坏事故炉管,省煤器,汽、水管道在锅炉运行中应保持良好状态,司炉应加强对其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大。如果发生炉管、省煤器破损不能维持水位应立即停炉,如能维持水位,则请示领导批准后停炉处理。汽水管道损坏成其要防止伤人、烫伤事故发生。九、发生锅炉紧急事故注意事项1、发生事故时,司炉人员一定保持冷静做到“稳、准、快”地查明事故原因,不可惊惶失措,处理动作迅速正确。2、司炉人员,对事故原因不清楚时应迅速报告品控室技术员,由品控室报告值班领导处理,锅炉工不可盲目处理。3、

6、司炉人员处理事故时应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穿戴好劳动用品,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4、司炉人员从事故发生时起,直到事故处理妥善止,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5、事故消除后,应将发生事故的设备、时间、原因、经过、处理方法等详细记入设备档案。车间反应釜:1、阀门泄漏:正确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关闭手机及其他通讯工具,关闭阀门立即通知维修部门检修或更换阀门(详见紧急停车方案)。2、超温超压:正确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马上检查仪表,同时关闭蒸汽阀门停止供热,立即降温降压,如不能降温降压立即关停设备并马上报告应急指挥部。3、电机故障:发现电机异常马上关停设备,切断反应釜线路

7、总闸,如是电机故障,在通知维修部门修理的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4、停电事故:突然停电密切注意仪表参数的变化(夜班要用应急手灯观察),有备用电源应立即启动备用电源,无备用电源是现场情况处理。液氯泄漏应急处理:1应急行动: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抢救中毒者。抢救、抢修人员必须佩戴空气(氧气)呼吸器,传全身橡胶防护衣。2、抢修方法:抢修中,应利用现场通风设施和事故氯气处理装置,降低现场氯气浓度。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氯气。构筑围堤或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