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

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

ID:59061620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0-29

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_第1页
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_第2页
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_第3页
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_第4页
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光学考点梳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实验器材茶色玻璃板,刻度尺,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铅笔三,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和物大小相等,且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相等3.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四,实验中的问题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准确确定像的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为什么用完全相同的两只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使B与A完全重合的目的?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4.若看不清像怎么办?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试验或用灯照A5.移动B无法与A重合的原因?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于桌面上6.

2、保持玻璃板不变,多次改变物的位置的目的?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7.如何证明平面镜成虚像:将光屏放在B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上,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8.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比较法,等效替代法(B替代A)1.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的原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8.0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8.2cm,原因是?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像没有完全重合或玻璃板有厚度3.蜡烛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利用如图与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1

3、、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沿纸板E射到镜面O点,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F。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OE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可转折的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4、该实验中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5、当入射光线垂直平面镜时,反射角是0度。6、某同学测出:当入射角为30度时,反射角也是30度。下一个步骤

4、应是:进行多次实验,改变入射角度,记录反射角大小,得出光的反射规律。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结论的偶然性,得出一般结论。7、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8、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9、该实验能得到光的反射定律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一、实验步骤1、测量所选凸透镜焦距:让透镜正对阳光,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

5、改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3、使蜡烛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逐渐靠拢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调整物距,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物距、相距。5、再调整物距,使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多做几次,测量并记录物距、相距。多做几次目的:避免试验结论的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二、试验结论三测焦距二、规律总结1、一倍焦距处是物体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是物体的实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2、物体和其实

6、像分居凸透镜两侧,为倒立;虚像和凸透镜位于同侧,为正立,但是虚像必需在光屏的那一侧通过透镜才可以观察;不管实像虚像都可以用眼睛直接通过透镜观察到。3、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相近像变小。四、实验总结1、光屏接收不到清晰的像的原因(1)物体(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物距小于像距(成虚像);(3)物距等于像距(不成像);(4)物距较小,像距较大,使得光具座不够长。2、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完整、清晰的像当像偏下时,烛焰中心偏高;透镜中心偏低;光屏中心偏高调节方法:将蜡烛下调,光屏下调,或透镜上调;像偏上时反之

7、,亦是如此。3、几组同学测出像距不同:各组同学对清晰的像判断不同所致。在凸透镜成像试验中,以规律为原则,具体调节方法请结合上下文的叙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清晰准确细致的描述。五、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