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法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加固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法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ID:5906576

大小:4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8

加固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法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_第1页
加固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法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_第2页
加固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法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固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法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固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法在经鼻明视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倪明,黄磊(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重庆云阳404500)摘要:目的:对比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插管钳协助明视插管法和采用气管气囊充气法明视插管的时间与成功率。方法:10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A组(气管插管钳法)和B组(气管气囊充气明视法),两种不同方法经鼻插入气管套管,观察每组的一次插入成功率和消耗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B组在成功率和消耗时间上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气管套囊充气法明视插入气管导管,具有一次成功率较高、消耗时间短、简单可行等优点,值得

2、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加固气管导管经鼻插管气囊充气法临床应用现在口腔颌面和咽腔外科手术中需要经鼻气管插管的全麻手术越来越多,特别是加固气管的使用日益普遍。如何快速、准确地实施经鼻气管插管是麻醉科医师和急诊科医师一项必备的基本技术。经鼻气管插管分明视和盲探两种方式,盲探插管损伤重、一次成功率低,有条件时尽量采用明视插管。而明视插管也可分为采用器械或徒手两种方法。有文献报道,气管气囊充气法可简化插管步骤、减少气囊本身的破损(1,2)。为此,本文随机选择了10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对比观察了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插管钳协助明视插管法和采用气管气囊充气法明视插管的时间与成功率,现报道

3、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0例择期需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年龄3~50岁,体重13~65kg,ASAⅠ~Ⅱ级,其中扁桃体摘除手术50例,声带新生物35例,口腔舌体手术15例,张口度均正常,无严重心肺疾患。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为气管插管钳法,B组为气管气囊充气法,每组50例。插管前均用呋麻液点滴所插鼻孔,使所插鼻道扩张和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以利于导管能顺利通过鼻道和减少鼻腔出血。1.2插管方法所有患者按气管插管麻醉常规用药诱导,待患者已具备插管条件时进行两种方法的经鼻气管插管。A组气管导管通过鼻道进入咽腔后,用咽喉镜抬起下颌,并用相应型号的气管插管钳将气管导管前端夹住

4、,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内并充气。B组气管导管通过鼻道进入咽腔后,用咽喉镜抬起下颌,嘱其助手用20ml注射器进行气管气囊充气,可见气囊充盈后自动将气管导管前端抬高至喉口处,这时边用手指旋转导管置入气管导管边嘱其助手进行抽气,直至加固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并充气至注射器内芯自动退停为止,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力为气囊内压并与气道内壁压相等,再进行固定并通气。记录A组与B组的一次成功率和所需时间。1.3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均数间的差异;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用卡方(χ2)检验比较率的差异,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

5、、体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插入加固气管导管,在一次插入成功率和所需时间方面见表1,B组明显优于A组(p<0.05)。表1两组加固气管导管一次插入成功率和所需时间比较(n=50)组别一次成功例数所需时间(min)A组40(80%)(3.0±1.5)B组46(92%)*(2.3±1.3)*注:与A组相比较,﹡:P<0.053讨论在口腔颌面和咽腔外科手术中因为术野小,集中在头部,为保持气道的通畅,选择经鼻加固气管导管插入可消除硬质导管的折弯顾虑,同时易于固定、免于滑脱。但加固气管导管由于较软,加上咽腔和喉口的位置因人而易,即使用气管插管钳也不易将质软的加固气

6、管导管一次性送入气管内。经鼻气管盲探插管在急救、创伤和困难气道处理时常用,但其损伤重、一次成功率低(3~6),有时还需借助不同的器械(7,8)。而经鼻明视气管插管比快速诱导后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技术复杂一点,所需时间长一点,但是在口腔、颌面手术有其很大的优势,麻醉管理中特别是对气道管理非常有利。我们发现采用气管气囊充气法比气管插管钳方法的一次成功率更高,所需时间更短,原因是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后导管前端被抬高,左右和下方也离开了咽侧壁,而且可根据充气的多少调整导管前端开口的高低,使之容易对准声门(1,2),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经鼻气管插管,特别是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

7、者鼻黏膜由于受插管时损伤等原因极易出现糜烂、出血、溃疡,甚则鼻中隔穿孔(9)。因此,不管采用气管插管钳还是气管气囊充气法插管,均要做好插管前的准备工作,通畅鼻孔慢慢地轻柔地通过鼻后孔至口腔,此时再用喉镜迅速提起下颌,看到导管前端,用插管钳夹住导管前端或者用注射器充盈气囊抬高导管前端直至送入气管内,以减少插管时损伤、有效防止鼻黏膜糜烂的发生。参考文献:1.毛新俊,文俊,胡振,等:气管导管套囊充气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0):8652.蓝志坚,徐军,杜光生:气囊充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