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

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

ID:59094682

大小:211.50 K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9-25

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_第1页
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_第2页
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_第3页
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_第4页
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井技术规程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期主要内容一、钻井各次开钻及钻进技术规定二、钻井取心操作规程三、防中途卡钻操作要求★四、盐层钻进及盐卡处理规定★五、防井垮、防出新眼规定六、防堵水眼的规定七、在φ139.7mm套管内钻水泥塞的规定1(一)各次开钻及钻进技术规定一次开钻是指埋设导管后的第一次钻进。一次开钻前验收开钻前应由工程技术监督部门组织钻井队和后勤有关单位专业人员,对井场布置合理性、设备安装质量、井场安全防护、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符合井队设备安装标准和环境保护规定才能开钻,并进行钻井设计交底。一次开钻及钻进冲(钻)大、小鼠洞。大鼠洞位置不仅要有利于方钻杆顺利进出、摘挂水龙头操作方便,而且还

2、不能影响起下钻时游车、大钩的上下运动。2配足、配好钻井液。按设计要求配好钻具。找正天车和转盘中心,天车和转盘中心的同心度偏差应小于10mm;转盘要找正找平;井眼一定要开正、打直。表层套管超过200m时,起钻前投测井斜。按设计的钻井参数钻进。钻井参数要求钻压不超过钻铤浮重的60%。3钻进过程中,自始至终有专人在井口和循环沟内捞砂。大井眼口袋控制在3m以内。在硬地层如:建南、川东北有0.5m就足够了。钻达表层套管深度后应充分循环钻井液,起钻时连续灌钻井液。钢材密度钻井液密度浮力系数-1=4套管严禁错扣入井。套管鞋及1#、2#套管上紧后,丝扣部位再用3个铆钉均匀分布,铆好后方

3、可入井。表层套管必须使用联顶节。下完套管必须与井口找正。固井时水泥浆返出地面。管内水泥浆不得替空。如果水泥没有返出地面,必须从井口反打水泥,否则应返打水泥浆。再次开钻及钻进这里的“再次开钻及钻进”是指固表层套管后的各次开及钻进。5准备工作安装好井口装置,为再次开钻做好准备工作。如果钻井设计要求装防喷器,应按井控设备及防喷管汇安装规程装好井口,校正天车、转盘和井口中心,并牢固固定井口装置。对地面高压管汇、立管、水龙头、水龙带、方钻杆进行阻流试压。压力不低于18MPa或等于设计的最高压力,30min不剌、不漏为合格。按设计要求配足、配好钻井液。6钻水泥塞钻水泥塞宜用铣齿钻头

4、。钻水泥塞和套管下部结构的参数:钻压15~20kN,转数低于60r/min,环空上返速度不低于0.6m/s。(应根据钻铤直径而变化,冲击扭矩值取决于井下接头尺寸和旋转速度。在13⅜“套管内。使用7″钻铤,转数控制在30rpm,见表)7钻柱、套管尺寸和转速表接头越大,冲击扭矩数值越大,要求转数就要小。8钻完套管下部结构后,应采用强磁打捞器加随钻捞杯,打捞井底金属碎块。钻水泥塞的钻井液应具有抗钙污染的性能。钻头出套管鞋后,根据钻井设计要求,进行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做破裂压力试验,而只能做漏失压力试验。破裂压力是根据漏失压力计算出来的。如何做漏失压力?钻完水泥

5、塞,钻头进入新井眼3~5m或套管鞋下第一个砂层,如果没有砂层,最多钻10m新井眼。循环钻井液,使密度均匀,上提钻具使钻头进入套管鞋内,关封井器。9用较小的排量(0.66~1.32l/s)向井内注钻井液。记录泵入量和相对应的压力值。(见表)做出压力曲线。(见图)从图上确定各压力值:漏失压力p1:30MPa破裂压力p2:33MP传播压力p2:26MP1011一般以漏失压力为允许压力,再根据漏失压力计算破裂压力。漏失压力p112钻进钻完水泥塞,再次恢复钻进。在钻铤未全部出套管鞋前,钻压10~20kN,转盘转数小于60r/min钻进。如果技术套管较深,再次开钻后,钻进井段较长时

6、,应在钻具中加防磨接头,保护套管。按设计的钻进参数钻进。新牙轮钻头开始钻进时,应采用轻压(10~20kN)、低转数(60~70r/min)跑合30min,再逐渐增至设计的钻压和转数。禁止钻头加压启动。13新金刚石或PDC钻头开始钻进时,应在钻头接触井底前0.5~1.0m,先开泵,大排量冲洗井底,然后进行井底造型:钻压10~20kN、转数60~70r/min钻进0.5~1.0m,再逐步增至设计的钻压和转数。使用金刚石或PDC钻头,井底必须无金属落物,不能或尽可能避免用金刚石钻头划眼。如果在缩径井段必须划眼,钻压应小于10kK、转速小于60r/min。钻进中应根据井下情况变

7、化(钻速、钻井液性能、钻屑、钻井液出口流量等)和地面设备运转、仪表信息变化进行分析判断,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不得蛮干。14钻进过程中,要注意防斜。井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层因素,二是工程因素。地质因素中,地层倾角是造成井斜的主要原因。软硬交错的地层也易发生井斜。工程因素中,下部钻铤弯曲易发生井斜。另外,设备安装质量差,如天车、转盘和井口三点不在一条铅垂线上、转盘不水平、开孔不正等都可能造成井斜。钻进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终止钻头使用:(指所有钻头)15钻头在井底工作有异常,如突发性跳钻、蹩钻、钻速突然下降、转盘扭矩增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