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ID:59100663

大小:135.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25

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讲声音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播电视技术概论 第二讲周丹声音的物理属性1、声音的运动及传播人耳所听到的声音,实际上是空气粒子受到物体一系列的振动而引起的空气波动。这些振动使空气粒子交替地形成压缩区与稀疏区,从而形成声波现象。2、声速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传递媒介的温度与密度。声速与声音频率的高低无关,在整个音频范围内,声速始终保持着固定值。3、波长两个波形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称作波长。也可以用一个波上的任意一点到相邻波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4、振幅任何物质的粒子离开其常态位置的最大位移。5、方向性当辐射出来的声波波长比声源的尺寸大很多时,声波比较均匀地向各方向传播;当辐射出来的声波波

2、长小于声源尺寸时,声波集中地向正前方一个尖锐的圆锥体的范围内传播。6、基频和谐频任何声音的实际音色,均取决于在基频之上出现的谐频。这些谐频始终是基频的整数倍。7、相位声波在其周期运动中所达到的精确位置。相位通常以圆周的度数来计算,因而360度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8、动态范围声源所发出的声音的最大音量和最小音量之间的音量范围。9、反射和声障效应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时,就会像光线一样被反射回来。声波的反射量取决于该声波的频率与反射物体的大小,这一现象被称为“声障效应”。10、失真原始声波只要被附加有任何其它成分,或者部分甚至全部丧失了原始声波的特性,那就

3、会构成各种形式的声音失真。失真的类型:频率失真、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空间感失真、瞬态失真、音量失真、过载失真11、信噪比信噪比是信号与声音信号处理设备固有的本底噪声之间的音量范围,一般用分贝表示。任何声音信号处理设备的有效音量范围均要受到该设备信噪比(S/N)的制约。12、阻抗如果一个特定的电子元件既有电抗也有电阻,则其合成的效应称为阻抗。当声音信号处理设备的阻抗正确匹配时,才能得到最大功率的传输。13、噪声声音在传播、记录或处理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噪声,这些噪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部分:线路噪声本底噪声现场噪声声音的生理和心理属性人耳和大脑对声音的响应方式,

4、与典型的“传声器——放大器——电表”测量系统的响应方式完全不同。典型的测量系统,输入端的音量变化会在输出端引起相应的变化,所以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曲线将是一条直线,因此被称为线性的。人耳和大脑组合的“输入”和“输出”却截然不同,基本上是听者对听音场所所做的心理判断或是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1)听者最近的身体健康状况;(2)听者原先受过的训练和对新环境的适应性;(3)听者所特有的某些知识基础。没有简单的方法能把声音的变化与听者判断的相应变化联系起来做比较,所以我们只能把人类的听觉看做是非线性的现象。心理声学是研究有关物理声音的刺激与心理判断相互制约的学科,它涉及的是关

5、于我们怎么听到声音这个问题的主观概念,其中包括:响度、音调、音色、噪声干扰电平和声音形象的定位等等。1、耳朵人耳的听音大约在16赫兹到20K赫兹这一频率范围内。人耳对高频段声音的感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弱。一般年青人的耳朵可以听到的最高频率在17K——18K赫兹左右,老年人显然就低多了。声音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听见,这个强度的最低值是随声波的频率而改变的。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约在1K——6K赫兹之间。2、听觉阈当声音刚好能够被听见,我们就说这个声音为最低可听界限,这个值就是听觉阈。3、感觉阈当一个声音到了使人震耳欲聋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声音达到了最大

6、可听界限,这个值就是感觉阈。4、音色音色是人们对声音的主观心理感觉,是声音的客观物理属性在人的主观听感中的心理反映。5、响度100分贝的1000赫兹声音的音量等于100分贝的100赫兹声音的音量40分贝的1000赫兹声音的音量大于40分贝的100赫兹声音的音量人类的听觉从本质上讲是非线性的。由于人耳对频率的响应随着声强变化而不同,弗莱彻和芒森根据研究得出的结果,画出了平均“等响曲线”图,又叫弗莱彻曲线(Fletcher’scurves)。“等响曲线”显示了由大量观测者指出的响度相等的各个点的轨迹。根据“等响曲线”,我们发现:人耳在小声级时对低频是不大敏感的。6、掩

7、蔽效应由于某种声音的存在而降低了对另一种声音的感受能力的现象,被称为掩蔽效应。掩蔽效应并不仅仅是个音量问题,因为当掩蔽音与被掩蔽音的频率不相同的时候,掩蔽作用并不那么严重。通过实验,人们找到了声音发声的一些规律:(1)当响度相当大时,低频声会对于高频声产生较显著的掩蔽作用;(2)高频声对低频声只产生很小的掩蔽作用;(3)掩蔽音和被掩蔽音的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大;当它们频率相同时,一个音对另一个音的掩蔽作用最大。7、混响当振动物体在封闭空间发出声音后,其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碰到各种界面的反射而形成反射波继续传播,同时声波逐渐地衰减并耗去能量,直到声音消失。50毫秒

8、之内的反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