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

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

ID:59104956

大小:4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5

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_第1页
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_第2页
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_第3页
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_第4页
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地理第二周周测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回答11~12题。11.在同一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的是(  )A.①和⑧B.②和⑤C.③和⑥D.④和⑦12.气候类型②③④所在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B.南美大陆C.北美大陆D.非洲大陆11.A 12.A 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全球地理特征。第11题,O点为极点且位于大陆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地球上的低气压带包括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在图示范围内,没有受副极地低

2、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A、B均位于赤道上,其附近的①、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12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区域定位。根据南半球的三个大陆南北跨的纬度多少可排除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所以A选项正确。图乙是图甲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7~8题。7.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A.地势B.洋流C.人类活动D.太阳直射点移动8.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C.过渡成一个多雨

3、期和一个少雨期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7.D 8.C 第7题,比拉姆位于非洲中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每年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的一段时期,赤道低气压带在此影响较强,对流运动最为明显,这个时期降水也比较多。这样的时期一年有两个,也就形成了两个多雨期,还有两个相对少雨期。第8题,由比拉姆向北,两个多雨期的间隔会变短,直至最后变成一个多雨期,一个少雨期。比如向北是热带草原气候区,一年有干湿两季。(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图1中数字代号表示高雄、开普敦、淮北、芝加哥4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判断2—

4、4题。图169.4个城市中,7月气温低于1月气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7月气温低于1月,此地应位于南半球,这四个城市中只有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开普敦属地中海式气候,一月(夏季)气温较高,且降水少,应为③处。故正确答案为C。70.图中城市②是(  )A.高雄            B.开普敦         C.淮北         D.芝加哥【答案】C【解析】图中②一月气温为0℃左右,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一月0℃等温

5、线,高雄地处热带,终年高温,芝加哥在温带1月气温应在0℃以下,故选项为C。71.下列因素中,对城市④一月气温影响较大的是(  )A.附近有寒流经过      B.附近有暖流经过C.地处北回归线附近     D.受赤道低压控制【答案】C【解析】城市①应是高雄,其一月气温较高主要是所处纬度较低(即在回归线附近)。故正确答案为C。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l9~20题。19.(2009年高考江苏卷)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C【解析】据图分析,甲地、丁地位

6、于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是地中海气候;乙地位热带沙漠气候;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1月多雨,即北半秋冬季,甲为冬雨型气候、丙为年雨型气候,二者降水量相对较大20.(2009年高考江苏卷)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A.同属暖流B.同属寒流C.增温增湿D.降温减湿【答案】BD【解析】甲丁附近为副热带海区东岸,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应为寒流流经,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选BD.【考点定位】①空间定位;②气候类型的判读;③洋流及其分布(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

7、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答案】1.C2.C【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某流域的开发为背景,利用开发三个阶段示意图和流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流域开发对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较易作答。【解题思路】第1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

8、,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第2题,从b图看,从③→②→①,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的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