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市场.doc

船用柴油机市场.doc

ID:59133386

大小: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2

船用柴油机市场.doc_第1页
船用柴油机市场.doc_第2页
船用柴油机市场.doc_第3页
船用柴油机市场.doc_第4页
船用柴油机市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船用柴油机市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船舶动力领域,90%的大中型船舶以柴油机作为主动力装置,从以往经验来看,中国85%的船舶都以低速机做主机,3载重吨船舶需要1马力低速机动力配套。柴油机价格一般占船舶总价的10%左右。因此柴油机作为船舶动力装置中一种最主要的设备,在我国经济发展和造船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作为船舶重要配套设备的船用柴油机基本以购买国外许可证、引进专利技术生产为主,国外知名品牌基本都进入了国内市场。这使得国内船用柴油机生产水平较高、自主研发能力较低等特点。在造船市场活跃的今天,便出现了船等机、机等轴的情况,使柴油机等配套工业成为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瓶颈”。经过“十

2、二五”以来的发展,我国船用低速机及其配套业布局进一步得到优化,基本实现三大造船基地与船用柴油机产业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造船基地、环渤海地区造船基地均已建成了与造船业发展相协调的船用柴油机生产企业。我国船用柴油机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国内需求和产业横向比较来看,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集中度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我国船用低速机产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业组织结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目前我国具有1200万马力的低速机实际生产能力,由9家企业构成;相比之下,韩国现代重工、斗山发动机、STX发动机三家企业的低速机生产能力分别为14

3、00、1200和900万马力,总计3500万马力。船用低速机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性,我国船用低速机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在市场价格处于低位的背景下,船用柴油机产业的盈利空间很小。(2)要依赖许可证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弱目前,我国企业制造的船用低速机全部为引进许可证技术制造的外国品牌产品,侧重制造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在自主设计研发方面基础十分薄弱,还不具备船用低速机的自主研制能力;我国企业为出口船和内销远洋船配套的中速机企业也基本是引进专利技术生产的外国品牌产品,我国虽已拥有几个系列的自主品牌中速机,但其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

4、平尚存较大差距,尚未打进国际市场,只能用于内河船和沿海船配套。自主研发能力弱,使得我国船用柴油机产业发展受制于国外企业,我国船用柴油机产业的长远发展受到严重的瓶颈约束。(3)二轮配套体系不完善,零部件国产化率低我国船用柴油机二轮配套产业长期发展滞后,高端二轮配套产品一直依赖进口,二轮配套供应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船用低速机二轮配套中,不仅电控部分、轴瓦、气缸盖、气缸套以及中间体等关键零部件绝大部分需要进口,增压器、凸轮轴等产品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或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也需要从国外进口成品。我国主流船用低速机企业二轮配套本土化率仅为45%~55%。新建船用低速机厂零部

5、件进口比例更高,有些企业的零部件甚至全部依赖进口,企业自身只对进口零部件进行总装生产。中速机二轮配套中,低水平的零部件企业重复生产,控制系统等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不具备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增压器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件,企业生产能力不足,专业化水平低,生产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相当一部分仍要依赖进口。船用柴油机二轮体系不完善,使得我国进口零部件的比例非常高,大大增加了船用柴油机企业的采购成本。我国柴油机产业市场供求分析(1)我国船用柴油机需求状况将进入调整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造船市场由兴旺转为低迷。“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的复

6、苏仍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这给世界造船市场的复苏带来压力。此外,前期大量订造所导致的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在短期内难以消化,新造船需求将有所下降。“十二五”期间世界造船产量难以达到“十一五”时期的水平,年均需求量预计在8000万载重吨左右。“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我国造船总产量要由进几年的接单情况所决定。根据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订的我国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拟确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产业规模稳居世界前列,造船产量占到世界份额的40%”。这样看来,即便是“十二五”期间世界造船产量不高,我国造船产量由于占世界份额较高,因

7、而还会保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平。造船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船用柴油机的需求量,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船用柴油机需求总量仍然值得期待。“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由大转强的关键时期,中国船舶工业将进行一系列的转型升级,这将带动船用柴油机需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超大型船舶和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的大力开发,将对智能型、大功率、大缸径的船用柴油机提出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这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也提出了新需求。此外,我国内河船舶积极推行船舶船型的标准化,这也将带动船用柴油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海事组织(I

8、MO)从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宏观要求出发,正加紧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