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节能技术.doc

能源与节能技术.doc

ID:59133894

大小:6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12

能源与节能技术.doc_第1页
能源与节能技术.doc_第2页
能源与节能技术.doc_第3页
能源与节能技术.doc_第4页
能源与节能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源与节能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1.1卡=4.186焦1公斤标准煤当量=7000大卡1公斤标准油当量=10000大卡2.人类认识的能量有六种: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3.能源的分类:按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分: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来自地球外天体的能源,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的能源按被利用的程度分:常规能源新能源按获得方法分:一次能源二次能源④按能否再生分:可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⑤按能源本身的性质分:含能体能源过程性能源⑥按是否能作为燃料分:燃料能源非燃料能源⑦按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分: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4.温室效应:太阳射向地球的辐射能中有1/3被云层、冰粒和空气反

2、射回去;其余的大约37%则被地球表面吸收。二氧化碳这类气体能让太阳的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辐射波。其结果是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与此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辐射波,使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减少,于是地面吸收的热量多,散失的热量少,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5.酸雨:天然降水的本底的ph为6.55,一般将ph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可能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为SO2和NOx6.酸雨的危害:首先酸雨会使湖泊变成酸性,引起水生生物的死亡。其次酸雨会造成大面积

3、森林死亡。酸雨还加速了建筑结构、桥梁、水坝、工业设备、供水管网和名胜古迹的腐蚀,影响人体健康。7.造成臭氧层破环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多的使用氟氯烃类物质和燃烧燃料产生的N2O所致。8.大气中的N2O主要来源于自然土壤的排放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及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因此发展低NOx燃烧技术及烟气和尾气的脱销是减少N2O排放的关键。第二章能量的转换1.能量的性质主要有:状态性,可加性,传递性,转换性,做功性和贬值性。2.能量的转换方式:能量形态上的转换能量在空间上的转移能量在时间上的转移3.能量的传递过程的特点:①能量的传递的条件:势差②能量的传

4、递规律:能量的传递速率正比于传递的动力而反比于传递的阻力③能量的传递形式:转移和转换④能量的传递途径:携带能和交换能⑤能量的传递方法:传热和做功⑥能量的传递方式:传热的三种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做功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容积工,转动轴功和流动工(推动功)⑦能量的传递结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能量使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能量传递的最终去向⑧能量传递的实质:能量传递的实质实际上就是能量利用的实质,即能量的利用是通过能量的传递,使能量由能源最终进入环境,成为废能。4.物质的运动形态有两种,有序运动和无序运动。人们常将度量有序运动的能量称

5、为有序能,度量无序运动的能量称为无序能。5.机械能可以不花代价的全部转换成热能,而热能却不可能全部转变为机械能。6.从转换的角度,可以把能量分为“用”和“妩”两部分。7.通常燃料分析有三种方法: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和成分分析。8.任何燃料的燃烧过程都有“着火”和“燃烧”两个阶段。9.理论空气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理论上所需的干空气量就称为理论空气量。10.实际空气量:为了使燃料完全燃烧而实际供应的空气量就称为实际空气量。11.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称之为过量空气系数。12.烟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和氮气四种气体,这时

6、烟气所具有的容积就称之为理论烟气量。13.Va=V0+(α-1)L0Va为实际烟气量;V0为理论烟气量;α为过量空气系数;L0为理论空气量14.据受热面不同,锅炉由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组成15.常用以下指标描述锅炉的特性:蒸发量,蒸汽参数,给水温度和锅炉效率16.燃气轮机包括三个部件:压气机,燃烧室和汽轮机。其工作过程:空气进入压气机,被压缩生压后进入燃烧室,喷入燃油即进行燃烧,燃烧所形成的高温燃气与燃烧室中的剩余空气混合后进入燃气轮机的喷管,膨胀加速而冲击叶轮对外做功。做功后的废气排入大气。燃气轮机所做的功一部

7、分用于带动压气机,其余部分对外输出,用于带动发电机或其他负载。1.燃气轮机的优点:①重量轻、体积小、投资省。②启动快、操作方便。③水、电、润滑油消耗少,辅助设备用电少。2.内燃气包括汽轮机和柴油机。按点火或着火顺序可将内燃机分成四冲程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3.四冲程发动机有四个完全的活塞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唯一做功的冲程)、排气冲程。4.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能量平衡法和用分析法。第三章燃料1.煤的形成过程包括炭泥化阶段和煤化作用阶段,其中煤泥化作用阶段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2.煤中有机物质主要由碳、氢、氧和氮四种元素

8、构成。3.碳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每千克纯碳可放出32866kj热量,碳在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仅为9270kj热量。氢的地位发热量可高达kj.4.煤中有机硫主要由硫醇、硫化物以及二硫化物三部分组成。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