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doc

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doc

ID:59135006

大小: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2

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doc_第1页
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来源: 作者:英伟 发布时间:2008-02-27字体:[大中小]   建筑业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推行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业转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在建筑活动以及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高效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业内专家介绍说,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建筑业每年消耗大量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泥生产国,同时却是散装水泥使用小国,目前水泥的散装率只有30%左右,同世界工业化发达国家水泥散装率90%以上的比例相差很大。袋装水泥需要消耗大量的包装材

2、料,且由于包装破损和袋内残留等造成的损耗在3%以上,所以水泥生产和应用的高袋装率、低散装率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混凝土是我国建筑业用量最大的一种材料。目前年用量已超过20亿立方米。混凝土搅拌与养护用水基本上都是自来水。假设每平方米混凝土搅拌平均用水为185公斤,年用水量就达到3.7亿吨,而养护用水又是搅拌用水的2倍至5倍。按全用自来水估算,年用水量达10亿吨,所以混凝土用水也是绿色施工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此外,我国的建筑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施工1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达500吨至600吨,均是由新材料演变而来,属施工环节中明显的浪费资源、浪费材料。   建设部

3、近日发布的《绿色施工导则》要求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要求,对于改变粗放式施工,改变浪费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导则对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施工管理方面,要求组织管理要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规划管理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   环境保护方面,导则对土方作业阶段、结构安装装饰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对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也提出了定性或定量要求。   据了解,

4、目前工程建设中木模板的周转次数低得惊人,有的仅用一次。《绿色施工导则》规定,要优化模板及支撑体系方案,采用工具式模板、钢制大模板和早拆支撑体系,采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代替木模板。   在结构材料方面,导则要求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据介绍,如果预拌砂浆在国内工程建设中全面实施,将带动我国水泥散装率提高8个至10个百分点,并能有效地带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是落实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具体行动。   导则还明确了绿色施工的量化指标。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导则要求土方作业区目

5、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米;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导则要求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应通过试点和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通过试点示范,导则成熟以后才能上升为标准规范。标准规范带有法制性和强制性,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届时,我国工程建设水平将有一个质的飞跃,真正体现绿色施工的要求

6、和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