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doc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doc

ID:59135371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2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doc_第1页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doc_第2页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doc_第3页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皮穴位电刺激的临床应用现状王茜茜综述[摘要]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electricalacupointstimulation,TEAS)通过一定频率、强度的电流对穴位点进行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则是通过贴在穴位上的电极片传递电流。较传统的手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经皮穴位电刺激还具有无创性特点,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c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作为一种镇痛的治疗手段,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它以电刺激皮肤表面代替了传统的针刺进入肌肉,无创伤性。国

2、内学者将它与电针镇痛作用比较得出结论:①同一部位电针与TENS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②它可能与电针具有相似的神经化学机制E7,8]。由于其应用于临床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镇痛效应不易耐受,可反复使用;又具有无创伤、易操作、便于携带、经济等优点,所以各种类型的TENS治疗仪相继问世,治疗范围涉及临床各科,疗效不断受到肯定。[关键词]前言§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针灸有止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在人体的某些穴位进行刺激能

3、使身体某部位痛觉迟钝或消失,针刺麻醉就是据此用于手术操作中的一种特殊麻醉方法。但对部分病人仍存在着镇痛不全、针麻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范围。针药复合麻醉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在保留针麻基本的辨证取穴与按神经节段取穴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术前、术中辅助用药,增强了针麻镇痛效果,减轻了肌紧张或内脏牵拉反应,从而提高了其成功率,同时又大大减少了麻药的用量。经皮穴位电刺激属经皮神经电刺激,同异氟醚控制性降压互相配合,属于针药复合麻醉的范畴全国神经外科针麻研究协作组分别于1975年和1987年对前颅窝及颞顶枕区手术的针刺取穴进行了筛选。在循经取穴的基

4、础上,主要以近节段取穴及手术周围局部取穴为主。我们取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使穴位具有镇痛功能同时适当考虑降压功能。鱼腰位于三叉神经上支,颧惨位于三叉神经眶下神经和面神经的颧支,两者同属三叉神经感觉核支配,风池穴邻近枕大、枕小神经,刺激这些穴位都可通过神经的调节来达到头部镇痛的目的;取太阳穴,主要目的是同鱼腰正负配对.而它本身也有头部的镇痛作用,其下是耳颞神经和枕小神经。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手阳明经经别上达额部,主要作用于头面部;同时,针刺合谷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肽)释放,是全身镇痛要穴。另外,风池与合谷具有降压作用。针麻镇痛主要是通

5、过中枢性阿片肽起作用。有研究表明,中枢性阿片肽主要分为三大类,即j3一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不同频率电针穴位,机体释放不同的内啡肽,低频(2Hz)电针刺激能促使脑内释放p一内啡肽,而p一内啡肽与或(和)6受体结合产生镇痛;此外,低频电针刺激可引起脑内和脊髓内甲硫脑啡肽的释放,与或(和)6受体结合发挥镇痛作用。高频(100Hz)电针是通过促使脊髓内强啡肽释放,并与受体结合引起镇痛效应l1。为在不同的躯体组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选择适当的电极和刺激参数很重要。大量的针刺麻醉资料表明,电针刺激穴位的参数不同,其镇痛效果有差异。快频率与慢频率交替刺激,可延缓“耐

6、受”现象的发生和激发中枢不同部位释放吗啡样物质,使针麻的优良率最高。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就越好。如2Hz和100Hz频率交替刺激穴位,可明显增加脑和脊髓内脑啡肽和强啡肽的含量,显著提高痛阈E12,。合谷穴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深层组织的镇痛效果比浅层好lHj,故我们对每侧合谷的电极安置方法是两极分别置于合谷穴处与合谷穴对侧掌面,目的主要是使穴位电刺激深透到合谷穴深层组织,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通过刺激左右两边的穴位,可以使两边的同名经同时起调节作用,以求针麻发挥最大的效能。通过HANS的皮肤电极代替针刺或电针刺激相应穴位,启动内源性镇痛系统,使中枢释放内源性

7、阿片肽,如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和神经递质,如5一羟色胺、乙酰胆碱等,产牛镇痛作用。本研究选取传统的合谷、劳宫、内关和外关作为刺激穴位点。合谷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功效;劳宫具有清心宁神功效;内关、外关具有宁心安神、通经活络、镇静止痛功效,通过刺激相应穴位能起到很好的镇静安神、活络止痛作用。研究证实,HANS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辅助麻醉方法]。韩济生实验室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表明,给予体表不同参数的穴位电刺激,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不同的内源性阿片肽,低频(2Hz)电刺激促使内啡肽和脑啡肽释放增加,而高频(100Hz)电刺激可促使强啡肽释放,当上述两种频率交替

8、刺激时,3种阿片肽同时释放,从而产生较强的止痛效果[3TEAS在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