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

ID:59142615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1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_第1页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_第2页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_第3页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_第4页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机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机理及释疑(通俗篇)1.充电机理:充电时,电池的正极、负极间外接一正向电压,这个正向电压在电池的正极、负极间产生了正向电场,带电离子在电场中受力要移动,其中带正电的锂离子向负极移动,锂离子脱出正极后,正极上就多出了电子,正极上的电子则受充电电源正极吸引力向充电电源的正极移动,充电电源负极的电子受电池负极(带正电的锂离子)吸引力向电源的负极移动。这样的结果是:电源正极的锂离子在电池内部由正极流向负极,电源正极的电子由电池正极经电池外部流向电池负极,电子在导体的有序移动就产生了电流(不过物理学规定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的方向相反)

2、,其实充电的过程就是由外部电源强行将锂离子从正极拉到负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纯物理过程,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重量在减少,负极重量在增加。充了电的电池正极和负极是中性的,并不像人们想象的正极有多余的正电荷,负极有多余的电子。电池怕过冲电,过冲后果可以这样理解,随着充电的不断进行,电池正极的锂离子不断减少,由于锂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有亲和力,减少到一定程度必须提高充电电压(增强电池内部的电场强度)才能将越来越少的锂离子拉到负极,这样将破坏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对电池造成伤害,影响电池寿命。为了防止过充,设计了控制器对充电过

3、程进行控制,充到一定程度控制器切断充电电源,结束充电过程。充电就是让电池储存能量,储存能量的数值等于充电时间对充电电压与电流乘积的积分。2.放电机理:电池外部接上负载后,由于锂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有亲和力,磷酸根离子吸引锂离子从电池负极向电池正极移动,移到正极的锂离子又吸引外接电路中的电子向电池正极移动,由于锂离子从电池负极向电池正极移动,负极就多了电子,多的电子通过外部导体和负载负载向正极移动,这样的结果是:电源负极的锂离子在电池内部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源负极的电子由电池负极经电池外部流向电池正极,电子在导体的移动就产生了电流,放电过程也是一个纯

4、物理过程,没有任何化学反应,放电过程中电池正极重量在增加,负极重量在减少。放了电的电池正极和负极也是中性的。电池怕过放电,过放后果可以这样理解,随着放电的不断进行,电池负极的锂离子不断减少,当负极几乎没有锂离子了,活跃程度弱于锂离子的铜离子在便向正极移动,这样将破坏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的性能,对电池造成伤害,影响电池寿命。为了防止过放,设计了控制器对放电过程进行控制,放到一定程度控制器切断负载,结束放电。放电就是电池释放能量,释放能量的数值等于放电时间对放电电压与电流乘积的积分。3.释疑:(1)关于电的速度:光的传播速度就是光子的移动速度,而电

5、的传播速度是指电场的传播速度,不是电子的移动速度。导线中的电子每秒能移动几米就已经是很高的速度了。电子在导体中是排队前进的,电场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这个速度的大小约接近于光速。“电”的传播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电路接通以前,金属导线中虽然各处都有自由电子,但导线内并无电场,整个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自由电子只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没有定向运动,当然导线中也没有电流。当电路一接通,电场就以大约光速的速度传播出去,使电路各处的导线中迅速建立起电场,电场推动当地的自由电子做漂移运动,形成电流。那种认为开关接通后,自由电子从电源出发,以漂移速度定向运

6、动,到达电灯之后,灯才能亮,完全是一种误解。(2).关于电池电压、电流和容量: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非专业人员可以靠想象来理解,把电池想象成比如气球或内胎等压力容器,电压(V)可以想象成气压(kPa),电流(A)想象成气的流量(m3/h),容量(AH)想象成容器内气体的多少(m3)(换算到常压),对电池充电想象成充气,电池放电想象成放气,单体磷酸铁锂电池充电电压不能超过4.2V,单格铅酸电池充电电压不能超过2.4V,这可以想象成气球能承受的压力要低于内胎承受的压力。气球和内胎的材质限定了各自承受压力的极限,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的材质、结构限

7、定了各自承受电压的极限,所以想做出高电压的单体磷酸铁锂电池是不可能的,要想提高电压只能靠将若干单体磷酸铁锂电池串联起来使用。(3).关于隔膜: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必须用隔膜隔开,隔膜是绝缘体,隔膜内没有自由电子,电子是不能穿过隔膜的,隔膜还隔离了电解液,所以不论是充电还是放电,电池内没有电子的移动,只有锂离子通过隔膜微孔在电池正、负极间穿梭,电子只能在电池的外部移动。试想一下,如果电池正、负极间没有隔膜,那电池不就是个导体了吗?很可怕。(4).关于电解液:电解液是导电的,它能够让锂离子顺利在电池正、负极间嵌入、脱出,电解液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池内

8、阻和寿命,电池内阻越小越好。电池的内阻乘以放电电流就是电池消耗的电压,比如电启动摩托车时,6V的电瓶输出只有4v,有2v降在了电池内部。(5).关于自放电:自放电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