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doc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doc

ID:59144169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doc_第1页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doc_第2页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摘要】 静脉炎是使用留置针中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有留置针型号、血管因素、输入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封管技术、技术操作、个体因素等。提出规范操作、提高穿刺技术、合理选择静脉、合理选用针管、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灵活掌握留置时间、输入浓度高及刺激性强药物时给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护意识,可预防静脉炎发生;一旦发生静脉炎可采用局部超声波治疗、中药外敷、局部封闭等。【关键词】 留置针;静脉炎;护理;综述文献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具有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

2、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因引起一些并发症而终止,常见的静脉炎就是留置针使用期间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许多护理同仁对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1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①留置针型号: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概率不同,彭翠香[2]报道,22号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认为22号留置针较粗,进入机体后充塞于血管中,增加机械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从而增加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②血管因素:血管管径和穿刺部位与静脉炎有一定的关系。路必琼等[3]的研究显示,静脉越小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越

3、高,出现反应的时间也越早,4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达100%。主要原因是血管越小,则管腔越小,血流量越少,管壁越薄,致使留置针管与血管壁的机械摩擦增多,血管内滞留的血药浓度增高,受损伤血管的自我修复能力则越差。陈显春等[4]报道,远端发生静脉炎的概率高于近端;下肢高于上肢,主要与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血液在血管内滞留易形成血栓有关。③输入药物性质: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壁的化学性刺激是诱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5]。文献报道,反复静脉滴注20%甘露醇2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5.69%,2d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达100%[6]。这是由于临床使用甘露醇时多强调

4、快速滴入,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使内膜受刺激而致静脉内膜炎[7]。④留置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4],留置72~96h,炎症发生率达81.82%[1],主要原因是由于留置针在穿刺时对血管造成了一定损伤以及留置针在血管内的来回移动及刺激性药物的输入对血管壁的进一步损伤而引起。⑤封管技术:封管是静脉留置针有效应用的重要环节,方法不当可致局部血栓形成造成堵管而诱发浅表静脉炎。通常使用的封管方式大多是无论输入何种药液,均采用稀释肝素盐水(25U/ml)2~5ml封管,但在输入高渗刺激性强的药物时,此种封管方法不能达到稀释药液,减少药液对血管刺激的

5、目的,导致高渗药液滞留于血管局部时间较长,引起血管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5]。⑥操作技术:技术操作不规范,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低或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及固定针头位置不当等,均可加重机械性损伤导致静静炎。⑦个体因素:个体的差异与患者全身状况有关。老年人、营养不良、有基础疾病及自身免疫功能不全等,因机体抵抗力低下,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和对机械、化学性刺激及细菌致局部炎症的抗感染能力随之下降,使用留置针时容易发生静脉炎。 2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   ①规范操作,提高穿刺技术:穿刺前严格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不少于5cm。穿刺时动作宜轻柔,减少针管来回移动,以减少血管

6、内壁的机械损伤。穿刺毕以无菌透明敷料固定,以便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炎症反应。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穿刺前用2%普鲁卡因涂搽穿刺部位,使局部静脉扩张充盈,可提高穿刺成功率[8]。②合理选择静脉:尽量选用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观察和穿刺的部位,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尽可能选用上肢静脉,若下肢静脉输液时应抬高肢体20~30°。长期使用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可能采用深静脉置管。使用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的输入,可使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为0[9]。③合理选用针管:可根据患者血管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穿刺针,一般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

7、前提下,尽量选择细、短、针尖斜面小的留置针,以减小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④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及药物性质采用不同的封管液封管。一般小儿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10];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血液呈高凝状态者应选用稀释肝素液封管[11];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药物后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再行肝素盐水正压封管[5]。⑤灵活掌握留置时间:静脉的粗细及输入不同的药液其留置时间有所不同,应灵活掌握。置管于管径≥4mm的主静脉如头静脉、贵要静脉等,留置时间可为5d;管径<4mm的静脉留置时间最好为3d[3]。输入

8、高渗液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