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

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

ID:59147935

大小:2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1

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_第1页
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_第2页
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_第3页
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_第4页
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炭炭复合材料界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炭/炭复合材料中的界面现象1前言炭/炭复合材料是由炭纤维增强炭基体组成的一系列合成的纯炭材料。自1958年偶然诞生以来就成为复合材料和炭素材料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并受到美国空军空间飞行计划、航空航天局阿波罗计划的资助。但直到航天飞机计划才真正开始进行炭/炭复合材料的大量研究。炭/炭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和刚性、导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好,经抗氧化处理后基本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炭/炭复合材料密度小和优良的摩擦磨损性能以及与生物体的相容性,其应用领域得到拓展,如用作航空刹车、生物材料等。炭/炭复合材料由炭纤维和炭基体组成,虽然两个组元都是一种元素碳,但由于每一组元的状态

2、都可由炭向石墨结构变化而导致复合材料的行为非常复杂。2C/C复合材料中界面现象界面,从晶体几何学的观点看,是三维晶格周期性排列从一种规律转变为另一种规律的几何分界面,而在物理学中,则将界面定义为两个块体相间的过渡区。这个过渡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原子层,其厚度因材料而各异。界面是炭/炭复合材料的重要微结构,它是炭纤维和基体炭间连接的“纽带”,是应力和其它信息传递的“桥梁”,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因此,复合材料界面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界面的机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效应:(l)传递效应界面能够传递力,即将外力传递给增强体,起到增强体与基体间的桥梁

3、作用;(2)阻断效应结合强度适中的界面有阻止裂纹扩展、中断材料破坏、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3)不连续效应界面是由两相的表面层及两相间相互作用深入到两相内部一定范围的区域组成,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4)散射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性、耐机械冲击及耐热冲击性等;(5)诱导效应一种物质(通常是增强体)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一般是基体)与之接触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一些新的现象和特征,如强的弹性、低的膨胀性、耐热冲击性等。在炭/炭复合材料中存在不同层次的界面:纤维与基体

4、炭间的纤维界面,基体中不同微结构之间的基体界面,纤维束与基体炭间的束界面,二维或三维复合材料中交叉纤维间的交叉界面,单向复合材料中存在的层间的层间界面等。其中纤维界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界面,其结合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纤维与基体炭间的应力传递,进而影响整个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因而界面研究非常重要。但对于炭/炭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一般仍然停留在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定性技术和弯曲、拉伸、剪切等宏观力学性能表征方法的水平。单纤维拔出法、埋入法、临界纤维长度法等微观复合材料技术虽然可以定量测定纤维/聚合物基体的界面强度,但很难应用于炭/炭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测试。2.1界面结合强

5、度的表征纤维与基体间界面结合强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界面强度的定量表征一直是复合材料领域中十分活跃的课题。(1)宏观实验方法宏观实验方法主要通过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来评价纤维与基体界面的应力状态。这些方法的试样制备及测试过程都比较简单,能在常用的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但每种试验都是界面、纤维和基体共同受力的情况下在最薄弱环节首先破坏的复合材料宏观实验,得到的强度与纤维、基体的体积含量和分布及其性质、复合材料中的孔隙与缺陷的数量和分布有关,因而无法得到独立的界面强度值。(2)界面微脱粘法测界面剪切强度微脱粘法的测试原理是:在显微镜下用金刚石探针对复合材料中选定的

6、单根纤维端部施加轴向载荷,使该纤维在一定深度内与周围的基体脱粘,记录发生脱粘时的压力,建立以该纤维中心为对称轴的纤维、基体、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输入纤维、基体、复合材料的弹性参数、纤维直径、基体厚度及微脱粘力,计算出无限靠近纤维周围表面集体中最大剪切应力,此即为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剪切强度。(3)其它微复合材料实验方法临界纤维长度法、单纤维拔出法等,由于制样困难,很难应用于炭/炭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测试。2.2炭/炭复合材料的界面特点与其它纤维复台材料相比,C/C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结构多层次,(2)形成过程逐步完成,(3)结构强烈

7、地依赖于原材料和工艺条件。首先是界面结构多层次性。C/C复合材料是由炭纤维纺织预成型体经致密化得到的全炭素材料,结构非常复杂。从所用的炭纤维种类来说有PAN基,沥青基和粘胶基炭纤维;从所用的基体材料来说是CVD炭,热固性树脂炭(树脂炭)和热塑性树脂炭(沥青炭);从炭纤维的增强方式来说有一维、二维、三维、四维…,以至多维结构,因此C/C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不是单一的,除了单根纤维和周围基体的界面外,还可能存在纤维束和周围基体间的束间界面以及CVD炭和树脂炭、CVD炭和沥青炭,沥青炭和树脂炭等不同基体结构间界面。其次,C/C复合材料的界面是在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