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

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

ID:59150308

大小:13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11

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_第1页
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_第2页
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_第3页
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_第4页
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气储运乳状液的脱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油净化——乳状液的脱除[摘要]:介绍了原油净化的必要性和主要对象——乳状液的性质及其形成原理,详细地阐释了乳状液的脱除方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对我们的要求。[关键字]:原油净化、乳状液、破乳剂、电脱水、破乳一、原油净化的必要性:原油中含有水、盐和泥、砂等机械杂质,特别在油田开发后期油井出水量占产液量的90%以上,泥、砂等杂质也多达1%-1.5%。而这些杂质却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主要有:⑴增大了液体量,降低了设备和管线的有效利用率;⑵增加了集输过程中的动力和热力的消耗;⑶引起金属管线的和设备的结垢与腐

2、蚀,使寿命降低;⑷破坏炼制过程的正常进行。所以,原油净化是商品原油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二、原油净化的重要对象——乳状液:由于原油中所含的盐类和机械杂质大都溶解和悬浮于水中,原油脱水过程其实也是降低原油中含盐量和机械杂质的过程。❶乳化水(原油乳状液):水与原油的原油中的水混合物;❷游离水:用简单的沉降法即可分离。原油脱水和原油乳化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含水原油中乳化液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原油脱水的难易,所以乳状液的脱除成为原油净化的重要目标。三、原油乳状液:⒈乳状液:常认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相混

3、合,其中一相以极小的球状小粒分散在另一相中,这种机械混合液称为乳化液。⒉乳状液生成三要素:❶水和油同时存在:❷有充分的搅拌条件;❸有表面活性物质存在。⒊原油乳化液的分类:❶油包水型乳状液(W/O):以水为内相,油为外相,也就是水以极小的颗粒分散在油中;❷水包油型乳状液(O/W):以油为内相,水为外相,即油以极小的颗粒分散在水中。水包油型油包水型由于水有一种相撞聚集合并的性质,这样使水包油型乳状液中的水较易脱除。由于油包水型乳状液中,经常在水的小粒外有一层含有油,沥青,胶质的薄膜,所以这种乳化液中的水是很

4、难脱除的。⒋原油中乳状液的乳化机理:由于油水混合物沿油管从井底向上流动时,在井底的不同深处,压力从下到上不断降低,溶解在原油中的伴生气体不断逸出,而且体积不断膨胀,油水搅拌越来越剧烈,,当油水混合物通过油嘴时,压力突降,流速剧增,大大增加了原油乳化程度;原油开采出来以后,在地面集输过程中,从井口到计量站,从计量站到转油站,油、水、气多呈两相混合状态输送,在集输管线和设备里油水的激烈搅动也会促进乳化。同时,原油中存在沥青质、胶质、石蜡及微量的固体粘性颗粒,它们作为天然乳化剂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

5、的黏弹性膜,给液滴聚并造成了动力学障碍,因而使原油乳状液得以稳定存在。5油田如何防止原油乳化液的生成:⑴采取措施使油井少出水,多出油(如合理注水,封堵水层等措施);⑵对油井出来的含水原油不给予充分的搅拌条件,如在集输流程中尽量减少泵剪次数,尽量控制流速,流程尽量简化,减少不必要的弯头,闸门(如采用密闭集输流程或联合装置);⑶尽量减少油和水相混时间,采用早放水。6辨别原油乳状液类型的方法:加点水进去很快能搅拌均匀的就是水包油结构;反之,就是油包水结构。另外原油的油包水结构一般颜色都偏深。因为沥青质、胶质、

6、石蜡等绝大部分乳化剂是憎水亲油的,因此原油中一般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四、原油乳状液的脱除工艺:⒈乳状液脱除基本原理:关键是破坏油水界面膜,促使水滴合并,沉降。⒉破乳过程(水滴的聚结和沉降):分散水滴相互接近水滴碰撞乳化剂构成的界面膜破裂(关键)水滴合并水滴在油相中分离。⒊原油脱水工艺:游离水❶重力沉降脱水;❷注入化学破乳剂;❸利用离心力脱水;原油乳状液❹利用亲水表面使乳化水粗粒化脱水;❺电脱水等。最常用破乳剂和电脱水,本文着重阐释这两种工艺。1)化学破乳脱水(加入破乳剂):⑴化学破乳剂是人工合成的表面活

7、性物质,往原油乳状液中加入少量破乳剂即能收到显著的破乳效果,因而在原油脱水工艺中破乳剂得到广泛的应用。⑵破乳剂分类(按分子结构分类):①离子型:破乳剂溶于水时,电离出离子;①非离子型:破乳剂溶于水时,不电离——聚氧烷基醇(SP169、BP2420)、聚氧烷基多胺等(AP221、AE121、9901、AE8051)。二者区别:与离子破乳剂相比,非离子破乳剂具有用量少,不产生沉淀,脱除水中含油少,脱水成本低等优点。注意:①原油破乳剂针对性强,使用时必须进行删选;②乳剂具有协同效应,可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破乳剂

8、以一定比例混合构成一种新破乳剂,提高其脱水效果。⑶理想破乳剂具备的条件:a.较强的表面活性;b.良好的润湿性能;c.足够的絮凝能力;d.较好的聚结效果。⑷破乳机理:a.相转移一反相变形机理。加入破乳剂后发生了相转变,即能够生成与乳化剂形成的乳状液类型相反的表面活性剂(反相破乳剂)。这类破乳剂与憎水的乳化剂作用生成络合物,从而使乳化剂失去了乳化性能。b.碰撞击破界面膜机理。在加热或搅拌的条件下,由于破乳剂分子的热运动,破乳剂有许多的机会碰撞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