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细度指标及其粉磨控制.doc

水泥细度指标及其粉磨控制.doc

ID:59152054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水泥细度指标及其粉磨控制.doc_第1页
水泥细度指标及其粉磨控制.doc_第2页
水泥细度指标及其粉磨控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泥细度指标及其粉磨控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泥细度指标及其粉磨控制摘要:混凝土凝结时间异常,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等,但水泥检测结果却是符合国家标准,究其原因,都是水泥粉磨细度指标控制不合理所致。本文就水泥粉磨过程中的细度指标及其合理控制问题作一分析探讨。0前言随着我国水泥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水泥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水泥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一是要降低生产成本,如提高混合材掺量;二是必须提高水泥质量,如细度指标控制合适,既能提高水泥强度,又能满足水泥使用性能。近些年来,相关水泥企业及质量行政管理部门常收到水泥用户的各类问题投诉。如:混凝土凝结时间异常,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等,但水泥检

2、测结果却是符合国家标准(这种情况在大型回转窑企业也有发生)。究其原因,都是水泥粉磨细度指标控制不合理所致。本文就水泥粉磨过程中的细度指标及其合理控制问题作一分析探讨。1 水泥粉磨的细度指标水泥粉磨的质量控制,主要有细度、混合材掺量和SO,含量等。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因混合材掺量和石膏掺量(SO,含量)已经确定,通过检测水泥细度来调整粉磨工艺参数,从而控制水泥产品质量。水泥细度对水泥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水泥颗粒越细,其表面积就越大,因而水化较快也较充分,水泥的早、后期强度都较高;但硬化时收缩较大,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较差,且磨制成本增高。因此,细度指标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对水泥细

3、度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筛余、比表面积、颗粒级配三项,企业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筛余或比表面积来进行水泥细度的测定和评判。实际应用中发现,即使是筛余相同或比表面积相近,但由于颗粒粒级和形貌不同也会导致水泥性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1)筛余。筛余是水泥生产最常用,也是延续很久的方法。《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要求其80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另GB175—2007中也将细度指标也由强制性指标改为推荐性指标(选择性指标)。目前在水泥生产中水泥磨

4、得很细,有的80um筛筛余小于l%,这样筛余指标就不能全面反映水泥细度的真实性,据此也很难控制水泥强度。此种状况下,用80um筛余控制水泥细度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大多数水泥企业采用45um方孔筛筛余作为水泥细度的控制指标。(2)比表面积。比表面积即单位质量水泥颗粒的总表面积(m2/kg),其值越大,表明水泥颗粒越细。比表面积所代表的细度含义比筛余更确切,它与水泥性能的相关性比筛余更密切,但也存在局限。如:比表面积很高的水泥其强度可能不高,而比表面积不很高的水泥,若水泥颗粒级配合理,其水泥强度可能会很高。显然80um筛余和比表面积只能部分体现水泥的颗粒大小情况,据此无法完全了解

5、水泥颗粒级配情况,因此完全依据80um筛余或比表面积,来控制和判断水泥性能是远远不够完善的,甚至会出现较大的偏差。(3)颗粒级配。水泥是由不同粒径的小颗粒组成,最小颗粒小于1um,最大颗粒大于80um。水泥的颗粒级配(也称粒度分布)反映了各粒径区间内的颗粒质量分数,是水泥颗粒大小的全面描述;颗粒级配对水泥性能(如强度、流动性、混合材的掺加比例等)有强烈影响。笔者所在实验室于2003年购买了l台LS—C(I)颗粒分布测定仪,就为当地水泥企业提供了水泥颗粒级配的检测服务;其结果能直观地反映各水泥试样的粒径分布情况,企业据此可进行粉磨工艺控制参数的调整,从而可使水泥颗粒级配更趋合

6、理。2 水泥粉磨工艺参数的合理控制及其相应措施如何合理控制水泥粉磨的工艺参数,以优化水泥的颗粒级配,改善水泥性能,是水泥科学工作和生产工艺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并且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相关企业在原有工艺条件下,通过适当调整水泥粉磨控制方法,以及依据颗粒级配检测结果进行粉磨工艺参数的调控等技术措施,从而使得其水泥颗粒级配更为合理。(1)比表面积与45um筛余相结合,可有效控制水泥的合理颗粒组成。如前所述,目前水泥都磨得很细,有的企业80um筛余控制在l%以下,显然这种状况下若以80um筛余作为粉磨过程例行控制的依据,那么几乎无法对粉磨设备及其系统操作进行任何调整,为此许多企业采

7、用比表面积与45um筛余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实践表明,在粉磨设备及其运行参数没有明显改变时,45um筛余能够很好地反映颗粒级配和水泥中有效颗粒的含量,而使用比表面积则可及时掌握与水泥需水性等密切相关的微细颗粒的含量。因此二者相结合进行粉磨工艺参数控制,将使水泥性能达到最优化。若粉磨设备及其运转参数发生明显改变时,水泥的颗粒级配可能已有明显变化,必须进行颗粒级配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2)依据颗粒级配检测结果,进行粉磨工艺参数的合理控制和磨机研磨体级配合理调整,以优化水泥颗粒级配,具体调控指标和操作如下。第一,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