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

ID:59163506

大小:14.97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20-09-24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总复习复习课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顺序:(2)小行星带的位置:(3)运动特征:火星和木星之间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晶球,火烧木成土,天海边)总星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可见宇宙)【天体系统的层次】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普通性: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虽然地球的质量、体积、密度、公转和自转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与其他行星比较并不特殊。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在太阳系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

2、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2)特殊性:为什么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观测到的所有星球中唯一有生命繁衍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如能被直接利用的太阳能,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转化太阳能积累下来的煤、石油等。(1)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维持生物的生长;(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和大气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纬度:天气晴朗,阴天少,光照时间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

3、射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大气透明度好,尘埃少、杂质少,太阳辐射强。纬度位置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2)天气:(3)地势:(4)大气透明度: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太阳辐射的分布及成因总体特征: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

4、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太阳大气结构里外黑子耀斑日珥类型位置现象本质其他黑子光球层光球层上的黑斑点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日珥色球层色球层上的亮斑块色球层上的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层上的红色火焰太阳风日冕层日冕层上飞向宇宙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的速度超过350千米/秒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类型】三、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地球上气候变化有很大的相关性(2)干扰地球

5、高空的电离层,引起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3)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4)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定义方向周期速度自西向东(南顺北逆)自西向东(南顺北逆)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1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近日点附近较快(1月初)远日点附近较慢(7月初)角速度:除极点外,各点相等均为15°/h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四、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公转昼夜交替产生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五、地球运动

6、的地理意义判断图中E、F、G、H四点哪些在晨线上,哪些在昏线上?H在晨线上E在晨线上F在昏线上G在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晨昏线的判断】【练习】光照图的判读“左右手”法则:0°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向。【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不偏。NS下图为两条河流下游图,图中圆圈为一小岛,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若要在甲、乙两图中四点分别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C侵蚀岸(水深)【练习】1.成因:由于地球自转,同纬度偏东位置的地方总比偏西位置的地方要先见到日出,时刻较早。每向东15度,地方时早1小时;每向东1度,地方时早4分钟。【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2.求地方时:依据经度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依据“同减异加”,再转换成时间差,依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出地方时。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60经度差=1

8、80º,地方时差=12小时,所求地点在西,所以9-12=﹣3小时,﹣3+24=21时(前一天)【练习】当60ºE的地方时是9点时,120ºW是几点?BANSBAN12:006:0018:0024:00(0:00)12:0010:008:006:0024:00(0:00)昏线晨线①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②昼半球的中央经线:③夜半球的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