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

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

ID:59165806

大小:5.70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0-09-24

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_第1页
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_第2页
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_第3页
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_第4页
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教案资料.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扫描电子显微镜LightvsElectronMicroscopeSEM1扫描电镜的特点和工作原理特点仪器分辨本领较高。二次电子像分辨本领可达1.0nm(场发射),3.0nm(钨灯丝);仪器放大倍数变化范围大(从几倍到几十万倍),且连续可调;图像景深大,富有立体感。可直接观察起伏较大的粗糙表面(如金属和陶瓷的断口等);试样制备简单。只要将块状或粉末的、导电的或不导电的试样不加处理或稍加处理,就可直接放到SEM中进行观察。一般来说,比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制样简单,且可使图像更近于试样的真实状态;特点可做综合分析。SE

2、M装上波长色散X射线谱仪(WDX)(简称波谱仪)或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X)(简称能谱仪)后,在观察扫描形貌图像的同时,可对试样微区进行元素分析。装上不同类型的试样台和检测器可以直接观察处于不同环境(加热、冷却、拉伸等)中的试样显微结构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动态观察)。工作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构原理框图扫描电镜的成像原理,不是用电磁透镜放大成像,而是逐点逐行扫描成像。由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加速电压作用下,经过2-3个电磁透镜聚焦后,会聚成一个细的电子束。在末级透镜上边装有扫描线圈,在它的作用下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按顺序逐行

3、进行扫描。高能电子束与样品物质的交互作用,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如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俄歇电子和透射电子等。其强度随样品表面特征而变化。这些物理信号分别被相应的收集器接受,经放大器按顺序、成比例地放大后,送到显像管,调制显像管的亮度。供给电子光学系统使电子束偏向的扫描线圈的电源也是供给阴极射线显像管的扫描线圈的电源,此电源发出的锯齿波信号同时控制两束电子束作同步扫描。因此,样品上电子束的位置与显像管荧光屏上电子束的位置是一一对应的。工作原理扫描电镜就是这样采用逐点成像的方法,把样品表面不同的特征,按顺

4、序、成比例地转换为视频传号,完成一帧图像,从而使我们在荧光屏上得到与样品表面特征相对应的图像——某种信息图,如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等。画面上亮度的疏密程度表示该信息的强弱分布。2扫描电镜成像的物理信号扫描电镜成像所用的物理信号是电子束轰击固体样品而激发产生的。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当其入射固体样品时,将与样品内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发生弹性和非弹性散射过程,激发固体样品产生多种物理信号。入射电子轰击样品产生的物理信号一、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ingelectron)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

5、电子。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弹性背散射电子是指被样品中原子核反弹回来的散射角大于90的那些入射电子,其能量基本上没有变化。弹性背散射电子的能量为数千到数万电子伏。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是入射电子和核外电子撞击后产生非弹性散射而造成的,不仅能量变化,方向也发生变化。如果有些电子经多次散射后仍能反弹出样品表面,这就形成非弹性背散射电子。一、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ingelectron)非弹性背散射电子的能量分布范围很宽,从数十电子伏到数千电子伏。从数量上看,弹性背散射电子远比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所占的份额

6、多。背散射电子的产生范围在1000Å到1m深,由于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散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分分析。二、二次电子(secondaryelectron)二次电子是指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由于原子核和外层价电子间的结合能很小,因此外层的电子比较容易和原子脱离。当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入射电子获得了大于相应的结合能的能量后,可离开原子而变成自由电子。如果这种散射过程发生在比较接近样品表层,那些能量尚大于材料逸出功的自由电子可从样品表面逸出,

7、变成真空中的自由电子,即二次电子。一个能量很高的入射电子射入样品时,可以产生许多自由电子,而在样品表面上方检测到的二次电子绝大部分来自价电子。二、二次电子(secondaryelectron)二次电子来自表面50-500Å的区域,能量为0-50eV。它对试样表面状态非常敏感,能非常有效地显示试样表面形貌。由于它发自试样表面层,入射电子还没有较多次散射,因此产生二次电子的面积与入射电子的照射面积没多大区别。所以二次电子的分辨率较高,一般可达到50-100Å。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通常就是二次电子分辨率。二次电子产额随原子序数的

8、变化不明显,它主要决定于表面形貌。三、吸收电子(absorptionelectron)入射电子进入样品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假定样品有足够厚度,没有透射电子产生),最后被样品吸收。若在样品和地之间接入一个高灵敏度的电流表,就可以测得样品对地的信号,这个信号是由吸收电子提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