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

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

ID:59174821

大小:33.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28

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期(总第171期)No.1(SerialNo.171)2014年2月CHINAMUNICIPALENGINEERINGFeb.2014DOI:10.3969/j.issn.1004-4655.2014.01.003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朱宁(秦皇岛市海港区城乡建设局,河北秦皇岛066000)摘要:对旧水泥路面沥青混合料加铺方案中的混凝土压浆技术进行探讨研究。根据沥青加铺路面断裂机理和板底注浆加固机理,通过对2条试验道路实际使用效果对比分析,得出混凝土板底压浆在旧路面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效果。关键词:沥青路面;加铺;反射裂缝;板底

2、压浆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4655(2014)01-0008-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道路经过几年的使变化造成的裂缝。沥青面层的低温收缩裂缝主要发用,需要对原路面进行补强改造。以秦皇岛市为例,生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一旦室外气温大幅度下降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是旧路改造的主要方式。沥青时,沥青面层会发生温度变化。沥青面层表面和内混合料加铺有它的缺点,例如反射裂缝的发生,水部始终存在温差,沥青面层越厚,温差就越大。由泥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在载荷和温度作用下产生的此在沥青面层不同部位产生的温度收缩应力就各不垂直和水平位

3、移,导致伸缩缝处沥青混合料产生应相同,其中沥青混合料表面产生的收缩应力最大。力集中,发生反射裂缝。在施工中降低反射裂缝的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无法抵抗收缩应力时,方法主要有板底压浆、混凝土面层铣刨、加铺格栅、沥青的表面就要开裂。板缝填料处理等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压浆在旧路改[3]剪切裂缝,即由车辆荷载作用而产生的裂缝。造中的应用效果。它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有关,在车辆荷载的不1沥青加铺路面断裂及加固机理间断、反复作用下,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间上断裂力学和疲劳断裂力学认为,沥青加铺层的下错动,路面相对弯沉值增大,材料的抗弯拉强度破坏断裂是由于旧水泥

4、混凝土路面板缝这种原始缺无法抵抗沥青混合料底部的层底拉应力时,则沥青陷的存在,从而引起沥青混合料内部应力集中、内面层底部很快开裂,随之在车辆荷载的进一步作用部破损,当这种应力集中与破损超过沥青材料与结下,裂缝逐渐扩展到沥青上部,使沥青面层开裂破构抵抗破坏的容许极限时,就出现沥青路面裂缝,坏。这类裂缝往往是细密的、互相交织的裂缝,甚导致沥青结构破坏。至形成网状的裂缝。根据断裂力学原理可将裂缝的扩展类型分为2水泥板块板底注浆的加固机理3种:张开裂缝、剪切裂缝及撕开裂缝[1]。从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需要切缝,切缝处加铺层断裂性质分析,反射裂缝的断裂

5、主要由温度容易发生错台、板底脱空、唧泥等病害,从而导致变化造成的张开裂缝及车辆荷载造成的剪切裂缝,道路面层的进一步破损。道路对车辆轴载变化很敏或是2种综合的混合型裂缝。感,在重载车辆尤其超载车辆的反复作用下,水泥张开裂缝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张开裂缝包括混凝土路面板下基层将产生累积的变形,使混凝土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2]。在我国的北方板底的局部不再与道路基层保持连续的接触,水泥地区,使用沥青路面所出现的裂缝大部分是由温度混凝土路面板底与基层之间出现微小的空间,即出现了板下局部的脱空。同时在温度和湿度的共同作收稿日期:2013-09-24作者简介

6、:朱宁(198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道用下,形成板内温度的不均匀变化,引起板块向下路桥梁工程管理工作。或向上的弯曲,造成了水泥板块与基层间的空隙进8朱宁:混凝土压浆技术在旧路沥青加铺改造中的应用2014年第1期一步增大,最终形成板底的脱空[4]。板底的脱空出现以后,道路破损速度进一步加快,这又为水的入浸创造了条件。当路面出现裂缝时,雨水从缝隙处侵入道路基层,渗入的水将存积在板下。基层材料中的细骨料遇水,形成泥浆,并沿面板接缝或裂缝处上升,形成唧泥现象。出现唧泥现象,加剧板底的脱空进一步扩展。这样反复作用,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道路路面的破损。水

7、泥混凝土板底注浆是通过钻孔,放置注浆管,通过空压机将水泥浆液均匀注入板底的空隙内,以充填、挤密、渗透等方式,用水泥浆将原来的松散基层颗粒胶结为一个整体并填补空隙,形成一个均匀的板体。板底注浆使基层和水泥板块更紧密地结合,恢复路面板块与基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改善了原有板底的不良受力状态,同时还增强了基层的强度标准,提高了道路基层的承载力。3试验路段效果分析及经济评价以秦皇岛市已修建的2条沥青加铺道路为试验路段,对比采用板底注浆的路面组合结构形式和不采用板底注浆的路面组合结构形式在实际中的使用效果。通过道路竣工时和一个冻融循环后对试验道路的检测数据整理,

8、以及通车后实际使用效果,总结在不同条件下,板底注浆的作用。3.1无板底压浆方案(河北大街模式)本方案是保留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