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说课稿.doc

中和反应说课稿.doc

ID:59174937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1

中和反应说课稿.doc_第1页
中和反应说课稿.doc_第2页
中和反应说课稿.doc_第3页
中和反应说课稿.doc_第4页
中和反应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和反应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说课稿罗江县七一潺亭中学李春蓉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生活中的酸碱》之后继续学习的一节重要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了解了1、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呈酸性、碱性、中性的物质。2、从微粒的观点认识了酸、碱的组成特点3、溶液酸碱性强弱与一定量溶液中H+或OH-数量的关系。本节教材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的猜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交流以及运用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观察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反应物之间的定量反应关系以及中和反应的特征。通过对中和反应实质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物质化学反应的“微粒观”。本节教材在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盐的组成特点。为后面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打下基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和反应及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和碱之间

3、能够发生中和反应。通过实验探究探讨整合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交流;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现象学习分析原因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重点、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二、说教法和学法1、起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酸碱性的方法,但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H+和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有时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酸和碱能否反应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中和反应

4、的探究活动。2,、教法和学法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分析、科学探究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表达概括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教学手段:本节课设计投影仪辅助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并设计游戏在欢快的游戏过程中深刻地理解抽象的微观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课堂气氛轻松些。同时拉近

5、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的情谊。三、教学程序(一)复习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还欠佳,复习不仅可以提升上一节的内容还可以为这节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先提问同学们思考然后主动回答,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准确的内容。一·如何识别酸与碱二·酸和碱的定义三·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四.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二)引入新课同学们可能都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如果图上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疼痛,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部分点头然后质疑为什么,告诉同学们是肥皂中的碱和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知识获取的过程成为主动分析解

6、决问题的过程,顺理成章的进入科学探究常见的酸盐酸和常见的碱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三)新课过程阶段一:通过多媒体展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微粒构成从而引导从微粒的观点认识这堂课的知识。不仅形象而且卡通式比较活泼的图片更加引人入胜。同学们三五个自由组合小组按照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自主地有序地进行实验探究的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班上交流,和老师一起取长补短总结出一个相对完美的试验方案进行试验。为了共享这个成果就在多媒体上展示实验方案,熟悉方案然后进行科学探究第4步进行实验探究,让同学们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

7、来,(1)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2)玻璃棒蘸取(1)中变为无色的溶液,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至有有固体析出,提问玻璃棒上的物质是NaOH吗?启发根据现象分析结论:不可能是氢氧化钠,因为酚酞变成无色了!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常见的酸盐酸和常见的碱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阶段二:过渡:酸和碱能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会变化吗?向盛又10mL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是如何变化的呢?指导学生分析并运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

8、曲线、分析结果。留3分钟时间给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量较少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2.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氢氧化钠又剩余,溶液显碱性。使学生学会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学会对化学现象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