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doc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doc

ID:59178557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1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doc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计时,往往抱有轻视的态度,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计算错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一些学生计算错误,大多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如: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做笔算时数位不对齐、计算后不检查等,致使计算的正确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

2、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二、培养计算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用故事激发兴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兴趣。如:在个学生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3、,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2、在情景中培养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逐渐的感知、品味,从而增长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引领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习数学,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亲历的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3、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时引入数学游戏“拍手对”,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两数的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莉莉我问你,我出1,你出几?学生边拍手边回答:老师我告诉

4、你,你出1我出9。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两数和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4、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教学10的分成与合成,就有这样一首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小数乘法法则顺口溜:“小数乘,同整数,末位齐,算出积;小数点,要看清,因数一共有几位,积里也就有几位。”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

5、绝!”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我在教学时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每天在早晚读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相信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能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巧算比赛”、“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计算教学中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教学内容本身的魅力创设条件,让每个学

6、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计算教学的学习过程,逐步养成主体意识,主动获取计算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