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话中有画.doc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doc

ID:59180398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doc_第1页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doc_第2页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doc_第3页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画中有话,话中有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画中有话,话中有画——反思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教师指导启东市实验幼儿园张荣华一、问题产生——“画中无话”:孩子们喜欢的美术课又开始了,今天的绘画主题是——夏天的树。我给孩子们设计了几种树木的造型供他们欣赏。活动后,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发现作品呈现两种现状:一部分幼儿画的树木线条流畅,形态优美,与我设计得非常相似;另一些幼儿的作品显得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像一棵树。前者赏心悦目,“循规循距”,让我觉得自己在绘画指导中是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在我询问这些孩子的作品内容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枯燥、简单,没有感情色彩,有的沉默无言;另一类幼儿画的树木看起来似乎杂乱

2、无章,有些“抽象”,但是当我询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时,这些树成了孩子心中的树,每一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孩子们讲述起来滔滔不绝。真是“画中有话,话中有画”。比如徐浚炀小朋友创作的树,树干是弯的,树枝垂下来。“为什么垂下来呢?因为小田鼠不会飞,要爬上去才能和小鸟一起玩。”他画的叶子非常茂密,集中在树顶。“为什么树叶都长在树顶上呢?因为夏天很热,小鸟和小田鼠要乘凉的。”我看见了树底下确实有几只“小田鼠”,我也感受到带有孩子感情的作品才是最棒的作品!二、即时反思——“画中有话”的教育价值作为一线教师,有时我们在实际的绘画教学指导中会感受到这样的矛盾:为了追求活动开展得更有把握

3、、更顺利,会采取“求稳”的教法,但这样操作后常常会感到缺了些什么,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没有投入情感,对作品要表现的内容无话可说。如果结合教师的组织,创设让幼儿充分探索与表达绘画作品内容的空间,既能保证多数幼儿获得绘画技能,又能创作出“画中有话”的作品。三、实践探索——实现“画中有话,话中有画”:在一番思考后,我决定针对这样的问题,再次组织绘画活动,选择的教学内容是——绘画《草地上的蘑菇》。我先按照常规思路组织了第一次活动,然后对本次活动的组织思路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第二次活动,如下表:第一次组织第二次组织活动准备以教师为主体,提供范画三幅。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幼

4、儿经验的积累。技能习得注重技法讲解,幼儿多模仿。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作品内容富有个性。色彩的运用突出教师主观调控,注重强调色彩搭配。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创造,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与表达。结果评价作品内容相似度高,形态较单一;色彩与范画相似;80%左右的幼儿缺乏表达作品内容的热情。作品内容丰富,蘑菇形态多样;色彩丰富,富有个性化的审美;100%的幼儿能表达出作品丰富的内涵。幼儿说画幼儿能说出的画的内容多数是:小兔要去采蘑菇;草地上有很多蘑菇;小兔喜欢吃蘑菇……幼儿“说”画的内容丰富了好多。秦小涵的画上有许多小点点,她指着小点点说:“这蘑菇种子在地里长啊长,有的长

5、得快,长出了漂亮的蘑菇,有的蘑菇种子要睡了一觉才会长出来。”杨钦婷画的蘑菇像小云朵。她说:“云朵想变成蘑菇,和小兔子玩。所以她们就飘下来,躺在草地上,变成了蘑菇。”……对比两次活动组织:1.活动准备:第一次组织:教师在幼儿表达的基础上提供了三幅儿童作品的范画,在绘画时90%的幼儿选择了画与老师作品相似的蘑菇(半圆形和方形的组合,花纹不一),只有10%的幼儿是自己创作的作品。由此可见,这种组织形式大大限制了幼儿有意识、有计划地自由创作与表达。第二次组织:教师重点放在帮助幼儿积累对蘑菇的感性经验以及创新,大胆表现自己的设计,把自己的设计讲给大家听,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能

6、力,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达方式,90%的幼儿选择自己创作作品。2.技能习得:第一次组织:幼儿很快完成了作品,构图及画面布置也比较合理,但作品大多数是模仿,缺乏幼儿独特的想象与创作;第二次组织:通过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帮助幼儿形成独特的表达及创作风格,蘑菇的形态突破了半圆形和方形组合的常规形态,有的是云朵形,有的是花朵形,有的是小手形……可见,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有了思考与尝试,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个性、灵动、生命。3.色彩运用:第一次组织: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注意色彩合理搭配,实行了主观调控;第二次组织:尊重幼儿独特的审美感受及表达,如:翁千婷小朋友设计的蘑菇,采用了丰富的

7、小色块,看起来独有风格;黄煜倍小朋友运用黑、灰、白展现了独特色彩效果的花瓶,并用鲜艳的底色进行衬托,使得作品很有特色。4.结果评价:  第一次组织:由于幼儿作品突出模仿,所以作品的内容单一,表达的作品内容多有雷同。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如果我们只是让孩子机械模仿,只是让孩子在教师的控制下,毫无创意的重现,那么,我们只会扼杀孩子的艺术创造力,最终成为对艺术活动失去热情的模仿者。第二次组织:幼儿作品内容丰富,体现出其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每一幅作品都蕴涵了丰富的内容,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感受到孩子专注地创造。这种注重了幼儿真实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