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春天来了》反思.doc

打击乐《春天来了》反思.doc

ID:59182139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打击乐《春天来了》反思.doc_第1页
打击乐《春天来了》反思.doc_第2页
打击乐《春天来了》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打击乐《春天来了》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打击乐《春天来了》设计初衷及活动反思接到这次“同课异构”——《春天来了》的教学通知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去找已成熟的美术、语言类教学案例,总觉得站在自身的立场上,那样是不会出太大的错误。可在筛选的过程中,我突然感到枯燥了、沉默了,因为这一切不是我的灵感,面对它时我不会砰然心动。在彷徨中,在矛盾中我决定从自身的弱势出发,即把音乐作为切入口来锻炼自己。我相信跌倒不可怕,怕的是害怕跌倒的心。在选择音乐素材时,民族音乐《春天来了》的快乐魅力最终战胜莫扎特音乐在我心里带来的震撼力,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喜欢它,也需要多多了解我们中国的多文化。当听到这首《春天来了》的音乐时,

2、我就被它的节奏感做吸引,不自觉的想到以乐器打击的方式来开展可能会更有趣。可我们的打击乐在日常教学时,不是被忽视就是以简易的方式匆匆对待。而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在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中、资源的提供上,都促使幼儿接触乐器的机会很有限,大多数时间都是徒手拍奏,教师也缺乏开展打击乐活动的经验。所以,当我真正开展打击乐活动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注意教的定位,教师应扮演多种角色。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我急于将演奏技巧教给幼儿,让幼儿能按图谱演奏,活动显得比较急躁,没有给幼儿尝试有

3、创造地为歌曲选择和搭配节奏型。活动中缺乏让幼儿自主探索图谱的过程,幼儿主导地位还显得较薄弱。在幼儿的主动学习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应是多元的角色:如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互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促进者、指导者,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如此定位,幼儿的主动学习才有机会形成。二、临时替换以废旧材料代替乐器的效果并不出众。活动设计时我想的是以鼓和响板做为主打乐器的,但在真正收集时才发现资源的缺失,所以就临时突发奇想的用奶粉罐和旺仔罐进行替换,最后从打击的音质来看,它们的效果还

4、是略显沉闷,声音感觉不是那么的有爆发力。三、应根据孩子的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巧妙的设计环节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开展活动的前个半天里,通过观察中班幼儿的能力表现,我隐约发现这次我制定的目标和环节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太简单。所以,在实施时我用了一半中班的孩子,从过程来看也确实印证了我的“担心”。在设计活动环节时,要考虑提高幼儿与群体合作的协调能力,让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获得一种欢快、成功的体验。比如:可以先让幼儿倾听一段节奏,感知音乐的强弱基础上,尝试幼儿自己创编图谱。在感受每个乐段的音乐风格后,引导幼儿自己配上合适的乐器。

5、四、注意教的艺术,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打击乐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讲究教的艺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方式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情感氛围。在本次活动中,我在示范用身体动作打节奏时有些动作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规范指挥动作,注意用眼神、表情、体态进行提示,设计活动时应注意细节,考虑地更加周全一些。对于打击乐活动,在于我们平时的积累,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种艺术气氛,让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去表现。幼儿乐器的正确使用常规、演奏时手眼耳的协调、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等都需要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进行进一步培养,让幼

6、儿在每一次打击乐活动中都能够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真挚、自然的情感和积极的情绪,感受音乐的美好。吴国娟2013.4.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