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之分幅相机原理介绍讲解.docx

机器视觉之分幅相机原理介绍讲解.docx

ID:59185267

大小:458.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0

机器视觉之分幅相机原理介绍讲解.docx_第1页
机器视觉之分幅相机原理介绍讲解.docx_第2页
机器视觉之分幅相机原理介绍讲解.docx_第3页
机器视觉之分幅相机原理介绍讲解.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机器视觉之分幅相机原理介绍讲解.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幅相机分幅相机是采用分光系统及快光电子技术,整合2台,甚至于8台ICCD相机于一体,实现高速分幅拍摄的一种超高速相机。它的出现实现了分幅功能原理从机械式的转镜相机到完全没有旋转部件的固定光学分光系统的转换,从而为提高摄影频率和良好的画质奠定了系统基础,实现了摄影频率和图像质量的综合性能的大幅度提高。1.原理对于分幅相机而言,其实现超高速曝光的核心成像器件是ICCD相机(超快门控),依靠分光系统对光信号进行分配,传输到各个ICCD相机单元上,并且采用快光电子控制技术对多台ICCD相机的良好控制与整合

2、,从而实现。1)ICCD的超快门控(超高速曝光)ICCD相机内的像增强器具备快速选通功能,因而提供了ICCD相机的所谓的门控能力,即光闸功能。当ICCD相机工作时,三个电压被施加到如下图所示的像增强器中。通过改变光电阴极和微通道板之间的电压UC可以实现对像增强器的门控功能。如果光阴极和微通道板之间的电压UC为负时,从光电阴极飞出的光电子,在电压作用下加速涌向微通道板,此时快门开启。如果电压UC为正时,光电子被电压束缚在光电阴极上,此时快门关闭。而这种模式被称为门控,并且电压UC被称为选通电压。ICC

3、D相机也正是由于这种门控模式,才可以抓拍到非常短的曝光时间下(例如3ns的曝光时间)的瞬态图像。  图1ICCD内像增强器的超快门控原理图2)分光系统利用光学分光系统进行分光的原理主要有两种:平行光中分光和会聚光中分光,如图1和图2.在图1所示的平行光中分光原理的光路中,物体首先经过主物镜进行成像,并且该成像面实际上是后面的分光光学系统第一中继透镜的前焦平面,这样进入分光系统后的成像光线变为平行光束,这些平行光束再由分光系统(如分光棱锥、分光平板或分光棱镜)进行分光而获得相应的在空间上分开的成像平行

4、光束,最后这些分开的成像平行光束进入不同的成像通道进行成像达到分幅成像目的.由于这种方式是对成像过程中产生的平行光束进行分光,故称之为平行光束分光原理.目前,高速多幅分幅相机基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分幅成像,只不过在采用分光元件上有所不同.幅数较多的一般采用多边分光棱锥,幅数较少的则采用分光棱镜。  图2平行光束分光原理图在图2所示的会聚光中分光原理的光路中,物体的成像光束在像空间用分光元件直接分光,然后再成像在各个像平面上,遵循几何光学的成像原理.这种分光原理简单,其特点是利用了全部的成像光线束,光能

5、量利用率高,并且各成像光路在光学设计时可以较容易地进行独立校正,成像质量可以满足较高的要求,同时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可以做得较大,具有较多的优势.这种光学系统的主要限制是镜头的焦距,由于在镜头后的像空间进行分光,因此要求其像空间的工作距离要比较大,对应的镜头焦距也要大。  图3 会聚光中的分光原理3)快光电子控制系统简介控制系统主要针对这些关键部件的工作流程进行控制,是光电分幅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必须产生满足严格要求的各种控制信号,如多台CCD相机的同步外触发、极快的门控型图像增强器光电阴极的导通

6、与关闭,同时还要满足图像数据及CCD相机控制参量的设置等功能要求。结合先进的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的应用,分幅相机获得了在曝光时间、幅间间隔时间很好的可以独立进行控制的性能,满足了目前各种复杂的应用控制要求。下图3是一个典型的三分幅相机的控制流程示意。  图4三分幅相机的控制流程图2相机选型对分幅相机来说,由于核心成像器件是ICCD相机单元,因此在选型时,首先是要根据波段来选择MCP及光电阴极的材料。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的MCP材料所对应的截止波段不同,对于MgF2材料而言,它对于160nm以上的紫外

7、光都有良好的透过性,而普通的光纤微通道板则在400nm左右就截止了,紫外波段透过率不佳。再来就是光电阴极材料的选择,不同的阴极材料所对应的峰值波长不一致,QE值也不一样,如下表所示。在对ICCD选型时,要根据应用背景选择最佳的光电阴极材料。最后是荧光屏的选择,目前主要是P43比P46两种,两者的差别如下表所示。P46荧光屏主要是体现在快速响应上,用于超高速曝光应用比较适宜;而P43则主要是转换效率高,用于高灵敏探测的环境更为出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