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

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

ID:59195136

大小:3.46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9-26

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_第3页
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_第4页
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04章二烯烃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二烯烃共轭体系共振论4.1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4.1.1二烯烃的分类4.1.2二烯烃的命名4.2二烯烃的结构4.2.1丙二烯的结构4.2.21,3–丁二烯的结构4.3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4.3.1π,π–共轭体系4.3.2p,π–共轭体系4.3.3超共轭4.4共振论4.5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4.5.11,4–加成反应4.5.21,4–加成的理论解释4.5.3双烯合成要求掌握内容1、二烯烃的Z,E-命名。2、二烯烃的共轭结构。3、π,π–共轭的定义;π,π–共轭效应的结构与体系稳定性的关系。4、p,π–共轭的定义;p,π–共轭效应与结构以及正碳离子、自由基稳定性的关系。5、σ,π(p)–超共轭

2、的定义;σ,π(p)–超共轭效应与结构以及自由基、正碳离子稳定性的关系.6、了解共振论基本概念。7、共轭二烯烃的1,2-和1,4-加成反应理论解释、8、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六元环合成)二烯烃(alkadiene):分子中含有2个双键的不饱和烃称为1,3–丁二烯1,4–戊二烯1,4–环己二烯1,3–环辛二烯二烯烃的通式:CnH2n-24.1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4.1.1二烯烃的分类与炔烃相同二烯烃二烯烃隔离双键二烯烃累积双键二烯烃共轭双键二烯烃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键隔开:1,4–戊二烯1,5–环辛二烯两个双键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丙二烯(allene)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

3、开: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4.1.2二烯烃的命名主链:两个双键在内。命名为“某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顺,顺–2,4–己二烯(2Z,4Z)–2,4–己二烯顺,反–2,4–己二烯(2Z,4E)–2,4–己二烯4.2二烯烃的结构4.2.1丙二烯的结构0.131nmsp2sp2sp118.4°两个π键相互垂直图4.1丙二烯的结构示意图4.2.21,3–丁二烯的结构4个C原子都是sp2杂化,C-Cσ键:sp2–sp2交盖,C-Hσ键:sp2–1s交盖,所有的原子共平面。键角:120°。图4.21,3–丁二烯的结构示意图图4.31,3–丁

4、二烯的π键C1-C2π键C3-C4π键2p–2p交盖C2-C3:2p–2p部分交盖4个π电子离域在4个C原子上。π电子的离域降低了体系的能量。4.3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4.3.1π,π–共轭π,π–共轭体系结构特征:重键、单键、重键交替。1,3–丁二烯1,3,5–己三烯乙烯基乙炔乙烯基甲醛丙烯腈π,π–共轭体系的特点电子离域:π电子不是固定在双键的2个C原子之间,而是分布在共轭体系中的几个C原子上。键长趋于平均化降低了分子的能量,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1,3–戊二烯二烯烃氢化热/(kJ·mol-1)1,4–戊二烯226254离域能或共振能:28kJ·mol-14.3.2p,π–共轭烯丙基正离子(al

5、lyliccarbocation):共轭效应(conjugatedeffects):在共轭体系中电子离域的作用。或π,π–共轭效应:由于π电子离域的共轭效应。所有原子共平面;正、负电荷交替;共轭效应的传递不受传递距离的影响。烯丙型>3°>2°>1°>乙烯型烯丙基>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带有正电荷的C原子:sp2杂化,空的p轨道与π轨道在侧面进行相互交盖,电子发生离域。+图4.5烯丙基正离子的p,π–共轭p,π–共轭体系:烯丙基正离子烯丙基自由基氯乙烯4.3.3超共轭(hyperconjugation)图4.6丙烯分子中的超共轭σ,π–超共轭:丙烯当C-Hσ键与π键相邻时,两者进行侧面交盖,σ电子离

6、域——σ,π–超共轭效应其作用的结果是增加了π键的电子云密度参与超共轭的C-Hσ键越多,超共轭效应越强:<<超共轭效应依次增大σ,p–超共轭:当C-Hσ键与带有正电荷的C原子相邻时,σ,p–轨道进行侧面交盖,σ电子离域——σ,p–超共轭效应+图4.8σ,p–超共轭效应+120°图4.7碳正离子的结构sp2杂化参与超共轭的C-Hσ键越多,碳正离子越稳定:稳定性依次减弱4.4共振论(resonancetheory)PaulingL.1931-1933年共振论基本观点:当一个分子、离子或自由基不能用一个经典结构表示时,可用几个经典结构式的叠加——共振杂化体描述。(I)(II)(III)极限结构任何一

7、个极限结构都不能代表真实的分子。一个分子所具有的结构式越多,分子越稳定。不同极限结构对共振杂化体的贡献大小的规则:(a)共价键数目相等的,贡献相同:(b)共价键多的比共价键少的稳定:5个共价键4个共价键(c)含有电荷分离的比没有电荷分离的贡献小:贡献很小贡献最大贡献较小(d)键角和键长变形较大的,贡献小:共振论的应用烯丙基自由基稳定的原因:共振杂化体为两个共价键数目相等的极限结构的叠加:4.5共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