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的护理技术.doc

拔罐法的护理技术.doc

ID:59196543

大小:2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0

拔罐法的护理技术.doc_第1页
拔罐法的护理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拔罐法的护理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拔罐法的护理技术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施术部位的皮肤上,以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局部皮肤充血、瘀血现象,用以调节机体机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罐具的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瓷罐、金属罐、玻璃罐、抽吸罐等。现以玻璃罐和抽吸罐使用最广泛。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袪风散寒等作用。一般情况下罐留置10—15分钟或待施术部位呈红紫色时即可起罐。拔罐后局部皮肤红紫色痕印数日后便可消失。适应症适用于风湿脾痛、肩背痛、腰腿痛、胃痛、腹痛、头疼

2、、感冒、消化不良、咳嗽、痛经、毒蛇咬伤、痈疽初起等。护理及注意事项(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骨胳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适用。(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泡液,并涂以碘伏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

3、,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亦不宜拔罐。(5)小儿囟门未合者禁拔。皮肤有感染疮疗、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拔。血小板低下或是患有其他出血性疾病者、病重病危的人不易拔罐。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拔罐。拔罐时间过长或吸力过大会出现水泡,甚至血泡。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慎防晕罐的发生。治疗后喝一杯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述代谢产物的排出。(6)拔火罐颜色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

4、,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9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7)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小水泡不需要处理,防止感染待其自然好就行了;大水泡就得用消

5、毒针将其扎破,敷上消炎药,防止感染,注意卫生,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如果水泡过大,数量多建议去医院找医生处理。我在农牧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五年中,很多牧民习惯使用拔罐法治疗头疼、风湿脾痛、肩背痛、腰腿痛、胃痛、腹痛、感冒、消化不良、咳嗽、痛经、毒蛇咬伤、痈疽初起等,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应用拔罐法优点很多,首先应用简单方便,在牧区居住是分散居住,气候较寒冷距离较远,距离卫生院就更远;其次即经济又实惠无毒副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