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docx

感动中国观后感.docx

ID:59198143

大小:12.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0

感动中国观后感.docx_第1页
感动中国观后感.docx_第2页
感动中国观后感.docx_第3页
感动中国观后感.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观后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观后感观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后,感动应该是每个观众最平常最真挚的感受,但是我觉得,除了感动,更应该有所感悟,甚至于感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从中体会人生,进而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从科技到教育、从军人到医生、从建国之初到21世纪的今天,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是他们让这个时代的精神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是他们让一个古老民族的声音在世界的东方一天天响亮起来。  李剑英,在16秒的时间内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机毁人亡的画面在脑海里定格,震撼人心的感动在心头荡漾

2、。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责任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生命与责任发生冲突时,选择放弃生命、承担责任的人该是一个怎样大写的人啊!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挚爱,带着对飞行事业的眷念,带着满腔报国热血……他走了,那颗本该跳动的心永远地停留在了42岁这条完美的生命线上!用一个人的牺牲换回一个村庄几千人的生命;用22年的飞行生涯,换来16秒永恒的瞬间。“生为国荣,死为国荣”,他用军人的生命谱写不朽的赞歌!  孟祥斌“风潇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二十八岁的青春、永恒的使命,妻子、女儿的哭喊声,被救女

3、子的忏悔声,千万人民的赞叹声,他却永远没有了回音,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温暖的人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彭长城,对孟祥斌这样评价:我们常常无时无刻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也许意义不在于追问,而在于行动。而孟祥斌用纵身一跃放大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纪宝成,在推荐孟祥斌的时候这样写到: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香港的胡鸿烈、钟期荣夫妇正是用这八个字的理念举办了一所“树仁”大学,几十年来,他们用强烈的爱国热情坚守着

4、中华文化,用宝贵的青春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而无怨无悔。胡鸿烈、钟期荣夫妇1971年自筹资金创办树仁学院,历经35年艰辛在香港建起第一所私立大学。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莘莘学子打拼,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因为他们深知教育是立国之本,有了一个好的教育体系,才能国富民强。他们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自己却用尽金钱,不求任何回报,是啊,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吃了太多的苦,流了太多的汗,那么我们在一年年、一天天的劳苦工作中是否总结了什么呢?我们是怎样去面对我们的工作,又是怎样去干我们的工

5、作呢?昏昏沉沉的而没有思想的去工作很容易让人变得行尸走肉,没有认真用“心”去做事的人很容易“睡着”。看了胡鸿烈、钟期荣夫妇的事迹,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人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而要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不是用心“来”做,那样只限于把别人交代的任务做好;而是用心“去”做,不单要用心认真完成,而且还要积极主动用心去创造。教育事业是需要这样的人来创造,而这样也能让我们生活在快乐充实的氛围里。  李丽虽然自己双腿残疾,却帮无数迷途的人站立起来,在肉体上,她永远站不起来了,但她却是精神的巨人,在苦难中奋起,

6、在挫折中再生,挑战生命的脆弱,扼住命运的咽喉。她说,她是为爱而生的,为了感受爱,为了传播爱,所以她没有被一次次的恶运击倒,反而更加坚强,如今的李丽不仅是自己心灵的强者,更是别人的心理辅导师。她用自己的经历践行了越挫越勇的“完美人生”。她说:“我的优势就是我的缺陷,就是残疾。每个人来到世上,都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残疾人这个角色就是上苍为我指定的。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残疾人追求一些东西可能要付出毕生努力,他的成功关系到生存与死亡,但反过来,残疾也让他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他只有拼了命往前冲;并且,因

7、为残疾,我不仅得到了亲人的关爱,更得到社会上太多善良人的帮助和支持。”  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陈晓兰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陈晓兰在获奖感言中含泪说了这样一句话:“将来有一天,我会穿着白大褂离开这个世界,那个时候就再没有人能剥夺我了。”从她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医生的坚定、一份执著的信念,我想在这十几年中,她漂泊无依、风餐露宿的为患者讨公道,那么十几年后的今天,让我们站在陈晓兰的立场,

8、用“正义和公道”审视整个社会时,我们看到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天,每人都在这里奋斗,在这里表达出自己的真性情,在被他们感动的同时,我们也看学会这份在感动背后的鼓励和动力,他们是我们生活中的正能量,是我们迷茫时的指南针。曾几何时,我们感叹“雷锋”消失了,存留的仅仅是形式主义,看穿世俗的人们说如今这个社会尔虞我诈,缺少关爱和良知,悲观主义者一声叹息:金钱至上,官场腐败,行业垄断,民生维艰,愤青们就钓鱼岛问题、民生问题争论不止,“打还是不打?”呼声一片……姑且不去评论这些言论,因为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