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

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

ID:59206014

大小:11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0

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_第1页
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_第2页
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_第3页
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_第4页
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二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使学生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规程,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二、实验设备HT-225型混凝土回弹仪(冲击能量2.207J);GZ16型钢砧回弹仪构造见图1。1.弹击杆2.混凝土构件试面3.仪器壳4.指针滑块5.刻度尺6.按钮7.中心导杆8.导向法兰9.盖帽9.压力弹簧10.卡环11.尾盖12.压力弹簧13.挂钩14.冲击杆15.缓冲弹簧16.弹击弹簧17.弹簧座18.密封毡圈19.20.

2、调整螺栓21.紧固螺母22.弹簧片23.指针轴24.固定块25.挂钩弹簧图1回弹仪构造图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回弹仪法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与表面硬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来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是回弹仪内拉簧驱动的重锤,以一定的弹性势能,通过混凝土表面,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受一部份弹性势能,剩余的弹性势能则以动能的形式使重锤回弹并带动指针滑块,得到重锤回弹高度的回弹值,回弹值的大小与混凝土表面的弹、塑性质有关,其回弹值与表面硬度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回弹值大说明表面硬度大、抗压强度愈高,反之愈低。回弹法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

3、值间的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使用。由于测试方向、水泥品种、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等的不同,所测之回弹值均有所不同,应予以修正,然后再查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关系图表,求得所测之混凝土强度。该法不能反映混凝土内部质量,是一种适用于普查混凝土强度的简便、快速的方法。四、实验操作步骤主要测试步骤:1.回弹仪率定回弹仪使用前应定期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进行率定,率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率定宜在气温为20±5℃条件下进行,率定时,将钢砧置于刚性较好的基础上,摆放平稳,然后回弹仪在钢砧上垂直向下进行弹击率定,率定时弹击杆应旋转4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

4、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值计算回弹平均值,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可通过顶部调整螺栓20来实现。2.测区及测点布置根据需要布置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2,每测区弹击16点。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

5、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3.回弹值的测量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检测时,将弹击杆1垂直对准具有代表性的被测位置,然后使仪器的冲锤借弹簧

6、的力量打击冲杆,根据与冲杆头部接触处的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硬度,冲锤将回弹到一定位置,可以按刻度尺上的指针读出回弹值。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区测区、测点布置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每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共弹击16点,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回弹值的测量的具体步骤如下:(1)指针复零位操作。将回弹仪的弹击杆1顶住混凝土试面,轻压尾盖11,按钮6脱开导向法兰8,此时双手应使回弹仪抬离原先顶住的混凝土试面,弹击杆1伸出仪器壳体3,挂钩13与弹击锤4尾部勾连上,指针滑块4被

7、导向法兰8带到刻度尺“0”位。(2)弹击操作过程。将已伸出的弹击杆1对准混凝土试件测面的测点,并保持回弹仪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测面,然后握住仪器壳体3,一手缓慢均匀地握压尾盖11,继续施压,挂钩13与弹击锤4脱开,由于弹击拉簧16的作用,弹击锤4沿着中心导杆7向弹击杆飞速冲击,动能由弹击杆1传递给混凝土试件。(3)回弹值的读取。在弹击锤4与弹击杆1碰撞后,第一次回弹时将指针滑块4带到一定位置,此时继续扶握和压住回弹仪,保持弹击杆1抵住测面,并从刻度尺5上读取指针滑块4上刻度线所对的数值——回弹值R。如果光线微弱或狭窄处不便立即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