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docx

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docx

ID:59211391

大小:13.7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0

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docx_第1页
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docx_第2页
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墨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意义13英语2班李娟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是我国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又一位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由墨子所创的墨家学派,与儒家并称两大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在其毕生“上说下教”的教学生涯中,墨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统道德教育理论,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墨子的道德思想以“兼爱”为核心,以培养“兼士”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提出了道德评价原则——合其志功而观,并结合教育者的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道德教育方法。这一理论对我们现代教育仍然有着启发意义。一、墨子道德

2、观的核心——“兼爱”墨子的学说,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天志”、“明鬼”为内容。其中,“兼爱”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它代表了墨子理想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兼爱”是墨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墨子说:“爱人若爱其人,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二是爱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墨子将天下之人的“不相爱”看作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父与子,兄与弟,君与臣,皆

3、自爱而不爱对方,亏人而自利,社会于是乎乱。盗贼自爱而不爱他人,故行窃夺;诸侯大夫自爱其国与家,而不爱他人之国与家,故相攻伐。若使天下交相爱,爱人若己,所有窃夺攻伐现象都会消除,天下就会太平。这是墨子关于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美好愿望。只有人们“兼相爱”,才能达到盗贼不兴、天下太平、社会稳定的和谐状态。墨子“兼爱”思想中的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理想境界,为现代人们的交往树立了典范。而今天人际关系的脆弱,社会信用的缺失也急切需要墨子“兼爱”这种具有平民空想色彩思想的调和。“兼爱”不仅对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和谐社会的创

4、建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兼爱”,是两千多年前墨家提出的思想学说,是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的精髓,它对中国德育思想的发展以及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二、道德教育的目标——“厚乎德行”的“兼士”墨子提出了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厚乎德行”的“兼士”,而不是“别士”。墨子对“兼士”在德行方面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理想化的道德人格。他认为“兼士”必须以“厚乎德行”作为内在的品质,“士”之学,当以“行为本”,他甚至认为“置本不安,无务丰末”。就是说如果德行这个根本没有牢固树立,那么其他一切都是舍本逐末。他认为“兼士

5、”不仅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需要有乐于为人民献身的精神,视别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把爱人、利人当作人生应尽的道德义务,达到人我一体,不分彼此。墨子的道德人格是一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完美典范。这种道德理想人格模式的构建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启示。墨子的道德理想人格模式之所以不被封建专制正统所容和世俗老百姓所广泛接纳,也许是脱离了人类普遍情感基础的超现实性。道德教育目标的制定应与学生的思想相适应,现今道德教育效果较差,原因之一便是我们只抓住了道德教育中最高的一个层次,多次强调为共产主义献身,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忽视了道德教育

6、中的中度道德、低度道德,比如告诉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文明素质,如何尊重他人等讲的较少。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基础文明和德性修养。基础文明是健康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人都应具备的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德性修养则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境界,高于基础文明,其道德责任往往超越基础文明的要求。基础文明习惯是德性修养的基础,因此,道德教育当务之急是从文明习惯的养成做起,为德性修养建筑根基。三、道德评价原则——“合其志功而观焉”墨子在道德教育中提出了志和功(即动机和效果)这一对基本范畴,探讨了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提出了“志功合一”的

7、教育原则。他明确地提出:“义,利;不义,害。志功为辩。”就是说衡量言行义和不义的标准,是利与不利;考察言行的效果,既要看主观的志,又要看结果的功。墨子在道德评价上主张“合其志功而观焉”,即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对某一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一种评估方法,实在是在思想上的一种了不起的突破和飞跃。 墨子的“志功统一说”坚持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这为我们判断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有效地实现对个体道德的社会调控,提供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墨子很重视人员考核的长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他要求在评估时应该做到“合其志功而观焉”,这就要求管理者在

8、进行管理考评时必须对他人进行整体的把握与了解,要做到“兼听兼看”,而不是“偏听偏信”。这种评估方法在现代的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这也无疑从客观上要求大家做人做事都要始终如一、要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