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ID:59213090

大小:4.83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9-26

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讲_地震作用基本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地震作用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地震的类型地震按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是自然界发生的地震;诱发地震(矿山冒顶、水库蓄水等)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人工地震(爆破、核爆炸、物体坠落等)是人类的工程活动而引起的地震。地震的成因断层说板块说也称为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

2、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三、地震波——从震源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①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推进波),波动时质点作前后运动,物质呈疏密交替,质点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速度快达7~8KM/S,速度快,最先到达震中,引起地面最先发生上下振动.但破坏性较弱,能在固、气和液态中传播。②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波动时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使地面左右摆动。速度为4.5~5KM/S。速度较慢,晚于纵波到达震中,引起地面前后左右振动.破坏性较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③面

3、波(表面波)——不是震源产生的,是由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后激发产生的,只能沿着地或不同介质表面传播,不能传入地下。速度为3.5KM/S。面波的震动方式兼有纵波和横波的特点,因此周期长,振幅大,是造成建筑破坏的主要因素。地震波的比较汇总按照地震震级的大小划分:弱震、中震、强震。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地震的破坏作用1地表破坏地裂缝、地面下沉、喷水冒砂、滑坡2建筑物的破坏3次生灾害地震时,水坝、煤气管道、供电线路的破坏,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容器的破坏,造成火灾、

4、空气污染等次生灾害。山崩与雪崩喷沙冒水海啸地震的应对方式前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几十至几百次的一系列小地震,科学家称它们为前震。地形变从多年来的大地测量结果中发现,我国几次较大的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等,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电磁场异常地震前磁场变化,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唐山地震前两天,距唐山200多公里的延庆县测雨雷达站和空军雷达站,都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的一种奇异的电磁波。因此,观测电磁场的变化也成为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之一。喷出地面的井水大地震之前,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石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受到

5、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化学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由于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互相补给的关系,震前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河水流量的变化。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是一种很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是目前预测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动物异常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鸡鸭鹅等禽类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拱圈、乱跑乱窜,狗猫等动物狂叫乱咬。大气异常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等。与此相应的温度、气压

6、、湿度的变化,会使人体感到不适。大震前的各种大气异常现象,近年来有很多报导,可以说,临震大气物理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但由于地震前兆现象和气象本身的自然现象容易混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地光地声二、地震的应对1.编制地震区域烈度划分图,避免在地震活动带上建造大规模建筑物。2.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3.用人为措施逐步释放岩石因受力积累起来的能量。4.制造平衡(地基用钢珠)小结1地震的产生类型2地震的成因3地震的术语4地震的分布5地震波6震级与烈度小练习1.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的距离为震源深度,地面某处到震中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2.地震波分为地

7、球内部传播的_______________和在地面附近传播的________________。3.简要回答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差别与联系,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