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ID:59213406

大小:958.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9-26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井田开拓基本概念【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煤田、矿区、井田及有关巷道的名称概念;掌握煤田划分为井田、井田内再划分的基本原则、方法;掌握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之间的关系和概念;了解矿井开拓顺序和生产关系等基本知识。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2.矿区和矿区开发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成为矿区。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

2、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3.井田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一、 基本概念1.煤层的结构和厚度结构--简单结构煤层,复杂结构煤层。厚度--薄煤层——最低可采厚度~1.3m;中厚煤层——煤层厚度为1.3~3.5m;厚煤层——煤层厚度为3.5m以上;特厚煤层——煤层厚度6m以上。2.煤层的产状要素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按煤层倾角划分:近水平煤层α<12°缓倾斜煤层12°--25°倾斜煤层25°--45°急倾斜煤层α>45°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煤层的赋存状态●地质构造1.褶皱构造向斜:岩层在

3、剖面上表现为层面下凹的弯曲。背斜:岩层在剖面上表现为层面突起的弯曲。大型向斜轴部附近顶板压力常有增大现象,极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2.断裂构造正断层:岩层断裂后,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岩层断裂后,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平推断层:岩层断裂后,两盘作水平移动。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二、矿井巷道(一)按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1.垂直巷道-立井、暗立井、溜井2.倾斜巷道-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3.水平巷道-平硐、石门、煤门、平巷二、矿井巷道矿井巷

4、道示意图1-立井,2-斜井,3-平硐,4-暗立井,5-溜井,6-石门,9-上山,10-下山,11-风井,12-岩石平巷,13-煤层平巷。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例如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井底车场等。2.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例如采区上山、采区车场等。3.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并为其服务的巷道。例如区段平巷、开切眼等。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二)按服务范围及其用途可分为二、矿井巷道(一)井下生产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

5、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包括:1、运煤系统:------2、通风系统:------3、运料排矸系统:-------4、排水系统:-------5、动力供应系统:-------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三、矿井生产系统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二)地面生产系统1. 地面生产系统类型(1)无加工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2)设有选矸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3)设有筛分厂的地面生产系统(4)设有洗选厂的地面生产系统2. 地面排矸系统3. 地面管线系统第一节矿井生产概况三、矿井生产系统第二

6、节煤田划分为井田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一、井田划分的原则利用自然条件划分井田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井型井田走向长度(m):小型矿井≥1500m;中型矿井≥4000m;大型矿井≥7000m。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4、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一、井田划分的原则(一)垂直划分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两侧备留井的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二)水平划分以一定标高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这种方法称作水平划分。(三)按煤组划分按煤层

7、(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矿界,把煤层间距较小的煤层划归一个矿井开采,把层间距较大的煤层(组)划归另一个矿井开采。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二、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以断层为界划分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二、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1.阶段划分及特征(1)阶段概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一、井田划分阶段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2)阶段的特征①阶段走向长度阶段走向

8、长度就是井田长度。②阶段垂直高度阶段上部边界至下部边界的垂高距离。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原设计规范规定为150~250米;新设计规范规定为200~350米。急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为100~150米。③阶段斜长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一、井田划分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