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

ID:59213467

大小:9.59 MB

页数:158页

时间:2020-09-26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本章课程安排*本章重点和难点:养分如何从土壤向根表迁移;根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植物的营养成分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第三节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第四节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五节植物的营养特性第六节合理施肥的原则第一节植物的营养元素一、植物体的组成成分有机质(90%-95%)能量元素(气态元素):C、H、O、N马铃薯、甘薯含K多豆科作物含N多盐土中生长的植物含Na多酸性土壤上的植物含Al多水稻、小麦等禾谷类作含Si多二、植物营养元素及其分类(一)必需元素(Essen

2、tialelement)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ArnonandStout,1939提出)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1)植物缺乏该元素时其正常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2)植物缺乏该元素时出现一定的症状,只有补充该养分后才能阻止症状的发展或恢复正常—不可替代性(3)该元素在植物代谢中具有直接效应,如为植物体的必需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等—直接性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ArnonandStout,1939提出)2、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方法:溶液培养法(简称水培法)砂基培养法注意事

3、项:(1)选择合适的培养液。(2)定期更换培养液,调节pH。(3)通气。水培法37.4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鉬、氯、镍。MnBFeSNCOHCaKPCuClZnMgMoNi元素年份发现者H,O化学元素发现之前-C1800Senebier,SaussureN1804SaussureFe1860SachsMn1922McHargueB1923WaringtonZn1926Sommer,LipmanCu1931Lipman,M

4、ckinneyP,K,Mg,S,Ca1938SprengelMo1938Arnon,StoutCl1954Broyer表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发现年份分组原则:1)根据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占干物重的0.5%以上,包括C、H、O、N、P、K;中量营养元素含量占干物重的0.1%-0.5%,Ca、Mg、S;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在0.1%以下,包括Fe、B、Mn、Cu、Zn、Mo、Cl、Ni等8种。3、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营养元素吸收形态生物化学功能

5、第一组C、H、O、N、SCO2、HCO3-、H2O、O2、NO3-、NH4+、N2、SO42-、SO2离子来自土壤溶液气体来自大气是有机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酶催化过程中原子团的必需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同化。第二组P、B、Si来自土壤溶液中的磷酸盐、硼酸和硼酸盐、硅酸、硅酸盐(分子形态)与植物中羟基化合物进行酯化作用生成磷酸酯、硼酸酯等,磷酸酯参与能量转换反应第三组K、Na、Mg、Ca、Mn、Cl、以离子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被植物吸收一般功能:形成渗透势特殊功能:使酶蛋白的构造成为最佳状态,以利酶的活化作

6、用,或成为酶和底物之间的桥梁。第四组Fe、Cu、Zn、Mo以离子或螯合物的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被植物吸收主要以螯合物结合于辅酶中,通过这些元素原子价的变化而传递电子2)按其生化作用和生理功能进行分类3)必需营养元素的来源:C和O来自空气中的CO2H和O来自水其它的必需营养元素几乎全部是来自土壤***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必需元素在植物体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为其它元素所代替。二、非必需元素(Nonessentialelement)**有益元素(Beneficial

7、element):是指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非所有植物必需的元素。有害元素(Toxicelement):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用的一些元素。如重金属元素。一些有益元素的种类和功能***元素名称主要生理功能主要植物种类硅(Si)增强植物的硬度和抗病性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大麦)钴(Co)参与豆科植物根瘤固氮豆科固氮植物调节酶或激素活性(必需)钠(Na)参与C4或CAM光合途径C4或CAM类代替钾参与细胞渗透压植物(如甜菜,棉花等)调节、部分酶激活镍(Ni)刺激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豆科植物催化尿素降解铝(A

8、l)刺激生长、影响颜色喜酸性植物(如茶树)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既可以吸收离子态养分,也可以吸收有机养分。叶片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另一器官。吸收—指外部介质中的养分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一、植物根系对离子养分的吸收养分吸收、运输过程养分在土壤中迁移细胞壁细胞膜细胞间运输维管组织卸载养分123土壤根地上部(三种途径:1、截获2、质流3、扩散)(一)土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