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测井简答.doc

地球物理测井简答.doc

ID:59217316

大小: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9

地球物理测井简答.doc_第1页
地球物理测井简答.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球物理测井简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井下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在井中,当地层水含盐浓度和钻井液含盐浓度不同时,引起离子的扩散作用和岩石颗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当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压力不同时,在地层孔隙中产生过滤作用。这些在井壁附近产生的电化学过程会产生自然电动势,形成自然电场。自然电位测井资料的应用:1、判断岩性和确定渗透性地层;2、估计渗透性岩层厚度;3、估计地层泥质含量;4、判断水淹层;5、确定地层水电阻率。感应测井的基本原理:感应测井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地层的电导率。发射线圈通以20KZH的正弦交变信号,这个交变的高频信号在线圈周围的地层产生交变电磁场,地层是导电介质,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

2、,产生感应电流,即涡流,此涡流仍是高频交变电流,它又可以在地层中产生二次交变的电磁场,这个交变的电磁场在接收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此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涡流大小有关,而涡流的强弱取决于地层的电导率。所以通过测量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便可以了解地层的导电性。三侧向测井原理:电极系由三个柱状金属电极组成。主电极A0位于中间,比较短。屏蔽电极A1和A2对称的排列在A0的两端,电极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测井时,主电极和屏蔽电极通以相同极性的电流I0和IS,并保持I0为常数,采取自动控制IS的方法,使得A1,A2和A0三个电极的电位相等,沿纵向方向的电位梯度为零,这样就保

3、证从主电极流出的电流不会沿井轴方向流动。而测量的是主电极(或任一屏蔽电极)上的电位值U。因为主电流I0保持恒定,故测得的电位U依赖于地层电阻率的数值。三侧向测得视电阻率Ra可表示Ra=KU/I0。七侧向测井原理:电极系由七个环状金属电极组成,一个主电极A0以及三对电极M1和M2,N1和N2,A1和A2。每对电极对称地分布于A0两侧,并且每对电极用导线连接。测量时,以稳定的电流I0供给主电极A0,给屏蔽电极A1和A2供给与I0极性相同但强度可调节的电流Is,使两对监督电极M1,M2和N1、N2保持相同的电位,则主电极和屏蔽电极的电流不能通过M1,N1(M2,

4、N2)沿井轴方向流动,使主电极的电流和三电极侧向测井一样,呈层状垂直流入地层。当M1,N1(M2,N2)电极间的电位不相等时,可通过仪器的自动调节装置调节A1与A2的电流IS,使M1,N1(M2,N2)之间的电位差为零。测量M1(或N1,M2,N2)与远处的电极N之间的电位差。视电阻率用下式表示:Ra=KU/I0。双侧向测井原理:它的电极系与七侧向类似,不同的是在七电极系的外面再加上两个屏蔽A’1与A’2。为了增加探测深度,屏蔽电极A’1与A’2不是环状而是柱状电极,与三测向测井的屏蔽电极相同。测井时,主电极Ao发出恒定的电流Io并通过两对屏蔽电极A1,A

5、’1和A2,A’2发出与Io极性相同的屏蔽电流I1和I’1。通过自动调节使其满足:(1)屏蔽电极A1与A’1(或A2与A’2)的电位比值为一常数,即UA’1/UA1=a(常数a在测井时给定);(2)、屏蔽电极M1与M’1(或M2与M’2)之间的电位差为零,然后测量任一监督电极(如M1)和无穷远电极N之间的电位差。在主电流Io恒定不变的条件下,测得的电位差是与介质的视电阻率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为:Ra=KUM1/Io。如何利用CBL测井评价水泥固井质量:利用相对幅度检查固井质量:相对幅度=目的井段曲线幅度/自由套管井段曲线幅度*100%,相对幅度越大,说明

6、固井质量越差,一般规定三级固井质量:相对幅度小于20%为胶结良好;相对幅度20%-40%之间为胶结中等;相对幅度大于40%为胶结不好或窜槽。如何判断声波变密度测井(VDL)测井质量:1.在自由套管(套管外无水泥)段和第一、第二界面均未胶结的情况下,大部分声能通过套管传到接收换能器而很少耦合到地层中去,所以套管波很强,地层波很弱或完全没有。2.在有良好的水泥环,并且第一、第二界面均胶结良好的情况下,声波能量很容易传到地层中去,这样套管波很弱,地层波很强。3.在水泥环与套管胶结良好,与地层胶结不好(第一界面胶结良好,第二界面胶结不好)的情况下,声波能量大部分传

7、至水泥环,套管中剩余能量很小,传到水泥环的声波能量由于与地层耦合不好,传入地层的声波能量是很微小的,大部分在水泥环中衰减,因此造成套管波与地层波均很弱。放射性测井的特点:放射性测井的优点是在裸眼井、套管井内均可进行,在油基钻井液、高矿化度钻井液以及干井中均可进行,是碳酸盐岩剖面和水化学沉积剖面不可缺少的测井方法。但是它的测速慢,成本高。比较超热中子测井和热中子测井的主要特点:两种测井方法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主要反映地层的含氢量,进而反映孔隙度。超热中子测井受地层含氯量影响小,超热中子分布范围小,探测深度相对较浅。热中子受地层含氯量影响大,其分布范围大,探测

8、深度较深。为什么补偿中子测井要对含氯量的影响进行补偿:在地层含氯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