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docx

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docx

ID:59218231

大小:19.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9

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docx_第1页
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docx_第2页
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docx_第3页
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固体激光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2.掌握固体激光器被动调Q的工作原理,进行调Q脉冲的测量;3.了解固体激光器倍频的基本原理。二、实验仪器固体激光器实验箱(内含808nm泵浦源、耦合透镜、激光晶体、倍频晶体、调Q晶体、输出镜、导轨、功率计、防护眼镜、)、示波器三、实验内容1.808nm半导体泵浦源的I-P曲线测量①将808nm泵浦源固定于导轨的右端,将功率计探头放置于其前端出光口并靠近。②调节功率计调零旋钮,使读数归零。③调节工作电流从零到最大,依次记录对应的电源电流示数I和功率计读数P,并且画出I-P曲线图。④将半

2、导体泵浦光源的电流调回至最小。2.1064nm固体激光谐振腔涉及调整①将650nm指示激光器固定在导轨左端,调节旋钮,使之照射到有段泵浦光源的中心。②将耦合镜组放置在光源左边并靠近,调节旋钮,使指示激光束照射到耦合镜组中心,且反射的指示激光束返回到出光口。③将激光晶体放置在耦合镜组前,调节前后位置,使泵浦光源的聚焦点能够打在晶体中间,再调节旋钮,使反射的指示激光束返回到出光口。④将1064nm的激光输出镜放置在激光晶体前,镀膜面朝向晶体,距离为50mm左右。调节旋钮,使反射的指示激光束返回到出光口。慢慢调高泵浦光功率至800mA时,使用红外显示卡观察是否可以看到1064

3、nm的激光点。如果没有,微调输出镜的俯仰旋钮,直至出光,关闭指示激光。3.1064nm固体激光器模式观测及调整①固定一个输出镜和腔长,将功率计放置在导轨左端,使激光点打到功率计中心。②观察功率计读数,通过调整输出镜、激光晶体、耦合镜组的旋钮和激光晶体的前后,使功率计示数最高,确保激光谐振腔此时处于相对最佳状态。③调节工作电流从阈值到最大,依次记录对应的电源电流示数I和功率计读数P,填入下表。④根据实验1的测试数据,拟合出1064nm固体激光输出的I-P转化效率和P-P转换效率曲线,并研究阈值条件。⑤改变腔长或输出镜,重复测试数据并进行比较,探究谐振腔的改变对激光出光功率

4、、转换效率、阈值条件等各项指标的影响。输出镜透过率:%腔长:mm泵浦电流(A)泵浦功率(W)输出功率(W)4.固体激光器倍频效应观察研究①在调整好的1064nm激光器谐振腔中插入倍频晶体,通过微调倍频晶体,观察532nm绿光亮度的变化,直至最亮。②用防护眼镜的不同镜片观察1064nm和532nm激光输出。5.固体激光被动调Q测量及研究①将倍频晶体换成被动调Q晶体,将半导体泵浦光源的电源旋钮调节到1A左右,微调晶体,直至在红外显示卡上看到激光点。②测量1064nm固体激光的调Q输出功率与泵浦光源、基础激光的关系数据,填入下列表格。输出镜透过率:%腔长:mm泵浦电流(A)泵

5、浦功率(W)输出功率(W)调Q输出功率(mW)③改变腔长或输出镜,重复测试数据并进行比较,研究对比所测参数的变化。④将功率计更换为示波器探头,接收调Q输出光,从示波器读取调Q脉冲信号的脉宽及重复频率,填入下列表格。输出镜透过率:%腔长:mm泵浦电流(A)泵浦功率(W)输出功率(W)调Q输出功率(mW)调Q脉宽(ns)调Q重频(kH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