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补中益气丸).doc

古方今用(补中益气丸).doc

ID:59219829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9

古方今用(补中益气丸).doc_第1页
古方今用(补中益气丸).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古方今用(补中益气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方今用:冬季脾胃虚弱用补中益气丸最好导读:补中益气丸是由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共八味草药加工而成的传统中成药,该成药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补中益气丸的成分主要有:党参,炙黄芪,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党参和炙黄芪都可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补气血,调经止痛。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有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白术还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柴胡可用于气虚下陷、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从分析其成分作用,不难看出补中

2、益气丸功效主要是补中益气。  有内伤外感并病者,若内伤重者,宜补养为先。外感重者,宜发散。此方惟上焦痰吐湿热伤食膈满者不宜服补中益气汤。  黄芪肺者气只本故以补肺固表为君蜜炙钱半。人参甘草炙各钱。脾者肺之本,故以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益土能生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东垣说参芪甘草泻火之圣药也。益烦劳则虚而生热自迟谓之泻。白术除湿强脾土炒当归和血养阴为佐益补阳必并和阴不然则已亢。陈皮以通利其气。各五分升麻以升以阳明请气。右升而复其本位。柴胡以升阳请气左旋而上行。胃中请气在下必加升柴以升之引参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以补胃气之散。而实气表。又以缓带脉之急缩以各三分生姜辛温三片大枣甘温二枚用以和营

3、冲开腠理致津夜诸虚不足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煎服。  补中益气丸主治饮食劳倦、脾虚气弱、内伤寒热而引起的头昏自汗,少气懒言、久痢等症。现代则广泛用于虚证疾患,诸如营养不良、贫血等。近年来临床报道,用该药经中医辨证后治疗下列疾病也有良效。  1.老年气虚感冒。取苏叶3克,捣碎后用沸水浸泡,以该药茶引送暇补中益气丸1丸,每日早、晚各1次。曾治疗50例患者,10-20天全部治愈。  2.白细胞减少症。该药配方中党参、白术对于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白细胞下降有促其回升之效。治法是补中益气丸每次2丸,每日3次,15天为1疗程,可连续用药3-4个疗程,直到血常规检查正常为止。  3.脱肛。该药能增强肠道

4、平潦肌能力,治疗脱旺及无力性疾病有良效。治疗时用补中益气口服液(也可用丸剂),每服1支,每日2~3次。般用药15~20天即可取得疗效。  4.褥疮。该配方中黄芪可提高免疫力,增强皮肤营养,促进创伤缀织肉芽形成,制止化脓,扩张周围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当归则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解热、镇痛和镇静作用,有利于褥疮恢复。补中益气丸每次1丸,1日3次,2—3个月褥疮可明显缩小,可获痊愈。  5.治肠道易激综合征。用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1丸,15天为1个疗程。结果34例中治愈20例,有效8例。痊愈的病例经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  6.治眼睑下垂。对于跟睑下垂、上睑不能上举、眼难睁、并疼痛的患者给予补中

5、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1丸,一般服药半月即见效。用药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该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2、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3、高血压患者慎服。4、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或其制剂。5、该品宜空腹或饭前服为佳,亦可在进食同时服。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服药期间出现头痛、头晕、复视等症,或皮疹、面红者,以及血压有上升趋势,应立即停药。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该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如何贮存也是影响药效的一大关键因素 

6、 密封、防潮、防虫蛀、防烂霉变质。置室内阴凉干燥处,以室温5~25℃为宜,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一般贮存时间不宜过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