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原理的验证.docx

叠加原理的验证.docx

ID:59219902

大小:225.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9

叠加原理的验证.docx_第1页
叠加原理的验证.docx_第2页
叠加原理的验证.docx_第3页
叠加原理的验证.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叠加原理的验证.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信息科学与工程(院、系)网络工程专业132班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学号5姓名林国毅实验日期教师评定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某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三、实验设备及器件(1)直流稳压电源+V,+12V切换。(2)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30V。(3)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各1只。(4)叠加原理实验线路板四、实验内容(1)按图5-2电路接线,E1为+6V,

2、+12V切换电源,取E1=+12V,E2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2)令E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E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个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计入表5-2中。(3)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4)令E1和E2共同作用时(将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E1和E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5)将E2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6)将R5换成一只二极管IN4007(即将开关S3投向二极管D侧)重复(1)

3、-(5)的测量过程,数据计入表5-3中。一、实验内容(1)叠加原理中E1,E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E1或E2)置零(短路)?答:单独作用时直接切断一个电压源。置其短接(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叠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答:不成立,因为二极管是单向流动的。(3)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答:根据实验数据,两个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数据相加等于两个电压源同时作用的总和。(4)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出结论不能,功率不是线性的,两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功率

4、相加大于两个电源共同作用的功率。(5)通过实验内容(6)及实验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表5-2 线性电路实验数据测量项目实验内容E1(V)E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CE(V)UFA(V)E1单独作用1208.6-2.46.12.40.793.195.194.44E2单独作用06-1.23.52.3-3.61-1.19-1.23-1.8-0.61E1,E2单独作用1267.41.28.6-1.22-0.44.443.393.822E2单独作用012*2.47.04.7-7.18-2.372.45-3.60-1.2

5、2表5-2 非线性电路实验数据测量项目实验内容E1(V)E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CE(V)UFA(V)E1单独作用1208.6-2.56012.520.623.155.064.46E2单独作用060000-6.040-6.040E1,E2单独作用1267.807.80-2.024.011.97-4.022E2单独作用0120000-12.070-12.070结论:线性电路符合叠加定理,非线性电路不符合叠加定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