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

ID:59221373

大小:549.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9-26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控制系统发展史、控制方式、基本组成、分类控制系统基本要求:稳定性(稳)、动态性能(快)、稳态误差(准)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传递函数、方框图等效变换、信号流图,mason公式3时域分析法4根轨迹法5频率分析法6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补偿与综合)回顾与展望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3-1引言§3-2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3-3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3-4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3-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3-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3-1引言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一旦获得合理的数学模型,就可以采用不同

2、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系统的性能。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分析内容动态性能稳态性能稳定性时域分析法在时间域内研究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响应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对于任何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输出响应含有动(瞬)态分量和稳态分量。动态分量由输入和初始条件引起的,随时间的推移而趋向消失的响应部分,它提供了系统在过度过程中的各项动态性能指标信息。稳态分量是过渡过程结束后,系统达到平衡状态,其输入输出间的关系不再变化的响应部分,它反映了系统的稳态性能或误差。时域分析法的物理概念清晰,准确度较高,在已知系统结构

3、和参数并建立了系统的微分方程后,使用时域分析法比较方便。不过若用它来设计和校正系统,根据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来选定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却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研究控制系统的输出响应,必须了解输入信号的变化形式。在工程实际中,有些系统的输入信号是已知的(如恒值系统),但对有些控制系统来说,常常不能准确地知道其输入量是如何变化的(如随动系统)。因此,为了方便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使各种控制系统有一个进行比较的基础,需要选择一些典型试验信号作为系统的输入,然后比较各种系统对这些输入信号的响应。常用的试验信号在第二章已经介绍,它们是阶跃函数、斜坡函数、抛物

4、线函数、脉冲函数及正弦函数。这些函数都是简单的时间函数,并且易于通过实验产生,便于数学分析和试验研究。输入信号的选择如果控制系统的实际输入大部分是随时间逐渐增加的信号,则选用斜坡函数较合适;如果作用到系统的输入信号大多具有突变性质时,则选用阶跃函数较合适。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用何种典型输入型号,对同一系统来说,其过渡过程所反应出的系统特性应是统一的。这样,便有可能在同一基础上去比较各种控制系统的性能。此外,在选取试验信号时,除应尽可能简单,以便于分析处理外,还应选择那些能使系统工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的输入信号作为典型实验信号。本章主要讨论控

5、制系统在阶跃函数、斜坡函数、脉冲函数等输入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响应。输入信号的选择(续)工程上典型测试信号(输入函数)时域函数:r(t)单位脉冲(t)单位阶跃单位速度单位加速度单位正弦复域:F(s)图形r(t)ooooo动态过程:系统在典型信号作用下,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接近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实际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在达到稳态以前,表现为衰减过程。等幅振荡、发散属于不稳定。稳态过程:系统在典型信号作用下,时间t趋于无穷(较大)时,系统的输出状态。研究系统的稳态特性,以确定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跟踪(伺服、复现)能力。稳态过程又称稳态响应,提供稳

6、态误差信息,用稳态性能(稳态误差)描述。动态过程与稳态过程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可以分为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稳定性指标(收敛、发散)稳定是控制系统能够工作的首要条件,只有动态过程收敛(响应衰减),研究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才有意义。收敛是指系统从一个状态运动到另一个状态,在其动态响应过程中,振荡逐渐减弱并稳定在某一状态。反之则称为发散。稳态性指标稳态性能:稳态误差是描述系统稳态性能的指标,是系统控制精度或抗干扰能力的一种度量。通常在典型输入信号(阶跃函数、速度函数、加速度函数)作用下进行计算。当时间t趋于无穷时,系统的输出量不等于输入量,则系统

7、存在稳态误差:G(s)H(s)R(s)C(s)E(s)B(s)-A动态性能指标 (振荡型)延迟时间:td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一半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tr振荡型系统定义:0%上升到100%指数上升系统定义: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峰值时间:tp响应曲线达到超调量的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ptr0.5c(t)tdtp01tst稳态误差调节时间:ts响应曲线达到并永远保持在一个允许误差范围内,所需的最短时间。用稳态值的百分数(5%或2%)⑤超调量: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与终值之比的百分数,即tr或tp评价系统的

8、响应速度;ts同时反映响应速度和阻尼程度的综合性指标。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或振荡最大峰值。动态性能指标 (振荡型)ptr0.5c(t)tdtp01tst稳态误差6振荡次数振荡次数N反映了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