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言传,不若身教.doc

勤于言传,不若身教.doc

ID:59223470

大小:1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勤于言传,不若身教.doc_第1页
勤于言传,不若身教.doc_第2页
勤于言传,不若身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勤于言传,不若身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勤于言传,不若身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小学同班的几个兄弟拉去参加周末聚会,这应该算是我们这十多年来的首次聚会。大家似乎依旧是老摸样,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捞起家常也无非是这些年过得怎样,哪里高就之类的话。只是多了些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少了些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招呼我们聚会的便是当年班上的“大哥”,称其为大哥是因为他的年纪在我们这群人里算是最大的,当然也不过是年长我两岁。只是学业不精的他早我们几年照顾起了家里的生意,现如今儿子早已过了打酱油的年纪。孩子终究是孩子,那股天真无邪的劲儿总是不免讨人喜爱。做父亲的曾经吃了不好好读书的苦头,自然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一

2、改自己的作风,也算是家里出了个“读书人”。父母总是为了孩子好的,自打孩子一出世便开始从娘胎里教育起来,似乎这“胎教”的成功与否与这襁褓中的婴儿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为了孩子的一生作为父母可谓是煞费苦心啊!“有朋自远方来”当爹的自然不免要在众宾客间展示一下自己的功底,这份功底的深浅就完全决定于孩子的水平之上。在父亲的引导下,这孩子便抑扬顿挫地背诵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云云。如此耳熟能详的唐宋诗篇经由这不谙世事的孩童口中朗朗背出,不由分说地会被在场的叔叔们夸赞一番。做父亲的听到同学们的称赞,心中必然大喜

3、。攀谈几许,他就张罗着我们一起吃饭。大家做在一张桌子上,那份团聚的心情早已超越了源自美食的味道,恐怕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了。行至残局,大家倦意尤生。小孩子早已是坐不住了,叫嚷着跟妈妈说自己碗里的饭菜吃不动了,年轻的母亲自是不会勉强孩子,边将剩下的饭菜倒掉,边对孩子说了些饱了就不要强求之类的话语。饭后,这“聚会的局”便散了,回来的路上,有人私语“这孩子的教育不得法啊,古诗算是白背了。”“呵呵,是啊。孩子的教育就应当学以致用啊!”“言传身教”是老师教导学生的时候常常提起的,父母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用如此言行教育自己的孩子,即便是让他背上千句

4、名言又有何意呢?“言传身教”自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可怜天下父母一片苦心却只换来事倍功半和事与愿违。现在的家长,总以为能从1数到100的2岁宝宝将来会成为数学家;总相信背诵千首唐诗的3岁宝宝将来会成为文学家;总坚信能够自己阅读整本《道德经》的5岁宝宝将来会成为国学大师。这样的家庭教育轻则“徒劳无功”,重则“误入歧途”。总而言之,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一番苦心总是做家长所难免的,这样似乎是尽到了父母应尽的职责。然而,有多少做父母的考虑过孩子今后的成长,今后的为人呢?这一路上,我看到路边三五成群的孩子穿着早已过时的校服,背着厚重的书包刚刚从校

5、门里走出来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同学的一番“苦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