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doc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doc

ID:59224553

大小: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9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doc_第1页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书峰中心小学黄贞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创造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的开拓者。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力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也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2、的强大动因。教学中,我注重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上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让学生考老师,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数,老师就可以很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经过验证,准确无误,学生有起初的怀疑转化为赞叹。于是我说:“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判断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本领”这样一下子就激起学生渴望获得新知的需要,让学生作好参与的精神准备。二、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多向参与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

3、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能从多渠道促进内化,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并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认真观察、思考展开图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呢?然后要求学生

4、口述:“我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最后综合上述认识,以形成对圆柱表面积的整体认识。这样每个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口述、边分析推理,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清晰认识了圆柱表面积的求法;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三、创设成功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

5、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使学生学习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就能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了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分类后,学生对“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能确定是锐角三角形”这一点容易忽视,我就让学生做猜角游戏活动:布袋里装有很多不同的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三角形?第一次露出一个直角,学生很快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次露出一个钝角,学生又很快猜出是钝角三角形;第三次露出一个锐角,学生顺势猜是锐角三角形,抽出一看,是直角三角形;再一次露出一个锐角,有的学生猜是直角三角形,有的学生猜是钝角三角形,还

6、有的学生猜是锐角三角形。为什么第一、二次我们都很顺利地猜对了,而第三、四次不是猜错了,就是意见不统一呢?什么原因呢?经过这一猜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与探究意识,使学生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四、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参与一种新的理论的产生,或一种新的发明创造,往往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喜欢质疑问难的学生,往往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启发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不仅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形成的。开

7、始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我们应按“引疑→质疑→解疑”的程序,逐步地去培养,使他们先会提一般性的问题,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理解性”问题,并进而能提“探索性”问题来。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新授课结束后,教师诱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启发提出问题,很快就有两位学生分别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我认为三角形还可以按边的特点来分类。”对于这两位同学大胆质疑和新奇的想法,教师先引导学生分别用两组两根之和小于第三根,两根之和等于第三根的小棒摆三角形,结果可想而知,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质疑不但开阔了同学们的思维,而

8、且为后面继续学习做了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