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

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

ID:59227169

大小:119.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9

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_第1页
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_第2页
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_第3页
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_第4页
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缆成缆工序简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习七——光缆成缆工序简介光缆的成缆与光缆结构有直接关系,通过绞合节距的控制获得光缆温度特性,拉伸特性和传输特性.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和环境敷设条件不同,光缆结构式多样化。集合的定义。集合又称绞合、成缆,是光缆制造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集合是将若干根套管或填充绳以中心加强件为中心旋转扭绞在一起,再用扎纱捆绑固定起来,形成稳定的圆整的缆芯,再添加一些保护性辅助材料,例如油膏(缆膏、阻水纱、阻水带等);集合的作用。1)增加光缆的柔韧性和可弯曲性当松套管和中心加强芯构成缆芯时,松套管需要按一定的绞合节距绞合在加强芯的周围,当光缆弯曲时,其中心线圆外部

2、分必须伸长,而其内圆部分必须缩短,如果缆芯是由松套管平行放置与加强芯周围的,弯曲时和弯曲后就会出现如下的现象:2)提高光缆的抗拉能力和改善光缆的温度特性光缆受拉或是温度升高,没有绞合的缆芯其松套管中的光纤就会随加强芯一起受力或是伸长,而直接受到力的作用。当温度降低时,光纤也会受到加强芯收缩力的影响。而在绞合的缆芯结构中当缆芯弯曲时,缆芯中心线内外两部分可以互相移动工补偿,如同一只弯曲的弹簧,弯曲时不会引起套管的塑性变形,因些缆芯的柔软性大大提高。绞合的形式。规则绞合,各单元有规则、同心且相邻各层依不同方向的绞合称为规则绞合。它还可分为正常规

3、则绞合和非正常规则绞合,后者系指层与层间的单元直径不尽相同的规则绞合而前者系指所有组成单元的直径均相同的规则绞合,如图所示:绞合角和绞入率。如果将规则绞合的缆芯中任意一个延螺旋线绞合的单元展开,则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单元的中心轴绕缆芯一周的长度L构成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穿过该层各单元中心的圆周之长(平均周长)构成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边,绞合节距H即绞合单元绞合时绕缆芯一周沿缆芯中心线所量得的长度构成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如图所示:L表示每个节距绞合后套管的长度H表示绞合节距πD'表示平均周长a表示绞合角层绞单元。采用外径1.7~3.0

4、mm的松套充油套管作为绞合单元其偏值为±0.1mm,当松套管单元数不够时,可采用PE填充绳填充缆芯,填充绳外径应与光纤束管的外径一致,当缆芯中须加导电线芯时,应根据工艺要求,使带有导电线芯的缆芯保持圆整、紧密。层绞单元色谱可采用红、绿松套光纤套管作为领示色谱,红到绿顺时针方向排列为光缆A端,反对针排列为B端。扎纱层绞式缆芯应纵包或扎紧一道聚酯纱,聚酯纱接头时应牢固,节距均匀,保持缆芯紧密。固定绞合节距。包带层缆芯外应纵包或紧扎一层无纺布,阻水带或聚酯带,厚度为0.02~0.3mm,纵包带搭接宽度0~3mm。在包带与缆芯间应填充光缆油膏。成缆

5、技术要求。a)松套充油工序套管应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其他原材料应符合光缆原材料采购规范。b)松套充油光纤套管及其他原材料在成缆前必须看清质量跟踪表所示数据和质检人员签名。c)绞合方向:光缆中相邻层的绞向应相反。d)中心加强构件应为整根钢丝,不允许焊接,钢丝总长度应大于或等于光纤长度。在特殊情况下只允许1~2根外铠钢丝焊接,其余钢丝不容焊接,同一钢丝上不允许有2个以上的焊接点。在同一层相邻二个焊接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焊接点应用对焊机点焊,焊接点应牢固、平整、不允许有毛刺及虚焊现象。e)光缆缆芯应圆整、绞合紧密、不允许缺根、松股、露芯、

6、跳槽、扭结,任何不合质量要求的缆芯半成品,在绞制过程中就应修复。无特殊情况严禁剪断束管或支承铠装钢丝。f)无纺布应紧密绕包,不允许缺少、松脱,无纺布接头处重叠50mm以上,用胶带纸紧密粘扎在缆芯上(或用聚酯纱绕几圈并扎紧)。也可以纵包无纺布。g)缆芯应排列整齐、紧密、不得有凹凸形、锥形、满盘、松脱。成品缆芯外层与收线盘侧板边缘的间距应大于50mm。成缆主要材料:1、上工序套管2、磷化钢丝(钢丝经过磷粉处理过后):金属中心加强件材料,抗拉原件,提高光缆机械强度;3、FRP(玻璃纤维棒):非金属加强件材料;4、缆膏(油膏):缆芯之间防水,保护光

7、缆,提高寿命,填充式阻水方式或湿式;5、阻水带、阻水纱:缆芯之间防水,两者组合属于半干式阻水方式;6、扎纱(聚酯纱):固定缆芯材料,无防水作用;7、填充绳:我司多用PP材料做填充绳,也可用PE,PVC等材料,用作代替套管使缆芯圆整;成缆异常处理流程图:缆芯不圆检查束管、填充绳、加强件外径及张力检查压轮压力、牵引轮张力检查扎纱张力、扎纱导轮情况操作工节距过大过小分别测量左右向的节距,调整节距设置尽量使双向均处于公差内检查收线是否打滑,调节压轮松紧、收线张力检查扎纱张力、扎纱导轮情况操作工节距丢π调整π角设置,检查扎纱张力、扎纱导轮情况调整绞合

8、头前后位置,压轮松紧调整换向传感器位置操作工几种常见产品成缆工序工艺参数表1GYTY(TA)53型光缆工艺参数缆芯芯数2-3638-7274-8486-9698-1081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