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

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

ID:59228192

大小:1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09

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_第1页
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_第2页
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_第3页
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_第4页
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世维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突破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余世维文章导读:好马被人骑----企图成为员工的朋友。先要从规规矩矩做起,先法家,再儒家,再墨家,最后才道家。第一部分  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关于合伙人  王佐断臂要点:在企业组织里没有好兄弟、好朋友的余地。前提:好的合伙人应该1、  与你互补2、  能与他人共事3、  有市场经验4、  对公司多一点献身----尤其是资金。建议:1、  注意他的过去2、  重新界定他的职权3、  除股权外,解除一切职务4、  召集股东(董事)协商,必要时解散。思考:合伙人如果是你的

2、亲人?二、自己的员工追逐时髦管理论点-----又想“开明”,又想“人本”。要点:好马被人骑----企图成为员工的朋友。先要从规规矩矩做起,先法家,再儒家,再墨家,最后才道家。前提:精明的老板1、  不必做个“好人”。(让好人说是个好人,要让坏人说是坏人)2、  不必标榜“开明”,强调“人本”。3、  不必太在乎员工是否“喜欢”你。建议:1、无伦何时你离开公司,都要清楚地告知离开多久,目的地哪里,如何联络。2、你不在的时候,指定一个代表充当“信息(知会)集中区”3、尽可能亲自坐镇,至少外出前把工作

3、交代清楚。4、定期且出其不意地检查你公司的营运情况。5、在财务制度里,注入“内部控制系统”(制衡作用)。财管:负责资金的调动跟资金的运用。(筹钱,用钱)会计:负责帐物和税务的整理。(管帐,管税)出纳:负责现金的收支。现金的收支)  你能解雇任何人。(一个公司如果要卖给你,肯定里面有不好的人,要不为什么要卖给你呢,所以买下来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很快地解雇人)。什么叫规矩:孙子曰:不教而战谓之杀。任何要求不带有惩罚是没有意义的。思考:如果公司已经伦理茫然,快要失去控制,怎么办?三、老板自己    事

4、必躬亲或多头马车----组织架构与指挥系统一片混乱。要点:当你的船越来越大的时候,你需要的水手和军官就越来越多,你自己也不可能再去擦甲板了。“超人症候群”就是“一切自己来”(一人秀)。“多头马车”,就是“四处瞎忙”。建议:任何重要的职位都要有左右手或接班人。老板的左右手可能是A:特别助理。B:智囊团或顾问。C:总管理处。把公司的组织图表可以显示公司权力与责任的架构,尤其是快速的传达系统。政出多门,就要划分几个大的“模块”派令适任的指挥官。(象成吉思汗的四个鹰犬)。设计有效的激励制度,不论是货币性

5、还是非货币性的,让中员工自动自发。(货币性的:薪水、奖金、红利、股分、津贴、补助,非货币性的:口头奖励、公司会议、座谈会、家庭聚餐、授权、扩大他的工作范围、让自己监督他自己)。思考:家族企业常常一片混乱,其根本症结在哪里?全球家族企业十强前五名:美国的沃尔玛、美国的福特、韩国的三星、韩国的LG、法国的家乐福。法国的鳄鱼也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问题1、  内举与外聘的冲突2、  私产与公款的矛盾3、  股权与分红的并容(对一个人还不是很信任的时候,不要贸然地给他股权,但是我可能会给他分红。不会因为

6、分红给他就一定让他有股权,不会因为给他股份就分红)。4、  独断与制度的调和(老板不要告诉别人你很有经验,你要告诉人家你很有知识,经验和知识是有区别的,企业要发展,老经验不定能用得上,经验只是一些你过去工作的一点心得。)5、  短期(利润)与长期(发展)的分歧。四、急着成立分公司----盲目扩张要点:增开分公司不一定增加利润。不一定提升效率。也不一定强化品牌。前提:一个新的分公司应该1、               有合适的、可以独当一面的经营者。2、               在最短的未来,

7、能够自给自足。3、               拥有当地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建议:1、  首先调查市场大小与自己的立基。(立基点:我要在某地开一个分公司,我会比当地的做得要好么)。2、  盘算可以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3、  设定最大亏损限度,包括时间。4、  想好退路,也就是最坏的状况。思考:分公司经理如果自己没有投资? 五、选错了生产、销售与研发的地点----疏忽地理优势。(世界500强听说有400个都在上海有分公司。)要点:为了省点钱,选择一处不利于公司生产、运营或研发的地方,将

8、会得不偿失。前提:生产、运营或研发的地点应该1、  能提供公司需要的条件2、  有助于公司的形象塑造3、  看得出集中效应或过度竞争的差异4、  可以满足未来10—20年的物流变化。建议:1、  选择地点前,要先做普查2、  办公与生产区域不要太过分离3、  实施货仓计划,要注意运送与经销商管理。4、  生产地点迁移时,要避免重复投资或闲置设备5、  必要时,可以考虑策略联盟式的“窗口”。思考:我不想丢下家产(故居)?六、踏出混乱的第一步-----仓仓促促营业。要点:一个好音乐家,一出场就要有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