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

ID:59232451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3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_第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_第2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_第3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_第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一、学生情况1基本情况经过近三个学期的学习,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懂得上课应该如何听讲,回答问题。本学期一直建立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学生作业较认真。口语表达也略有进步,但方言、口音还需要进一步的纠正、教育。学生已经能够明确语文学习的习惯,能较自觉的阅读课外书,了解一些课外的讯息,基础知识掌握的相对来说较牢固但阅读及习作有待进一步提高。2基础知识掌握情况。(1)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较好,能够借助拼音阅读各类课外读物,但是阅读速度差异比较大。借助拼音打字,班级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发展学生能在电脑上写作。(

2、2)由于新教材要求地识字写字量大,学生普遍存在许多汉字认识但是不会书写的情况,在加上平时的书写量不大,汉字书写巩固率较差,在复习中,加强听写,强化巩固,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另外,必须实施拓展,把生字词语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书写。这就要加强一字开花等练习。学生的书写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书写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字体较美观。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但是生字的回生率还是需要注意的。写字:认识的字多了,产生了同音字,学生对同音字的区分,较为薄弱,常出现别字。而且错字的概率也比较高,有少一笔,加一笔等等错误现象。(1)阅读情况。对待一篇短文,一些孩子由于识字量的原因,有些孩

3、子不能完全理解,读通短文,初步理解短文的能力不强,要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始答题。阅读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的理解力,学会读懂课文,知道短文的意思,明白道理。(2)习作情况。大部分学生能把一句话一句话写清楚,正确运用逗号和句号,句子通顺。但是存在部分学生不回正确运用句号,甚至少标点符号的现象。或者是说话能力弱,无话可说的现象。要知道孩子拓展思路,能说会道,有丰富的说话内容。将学生想说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在表述中能进行适当的描写,是很重要的,学生缺乏的就在此,同时主意字的正确,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3学习习惯养成情况。书写习惯还需改进。阅读习惯较差,读通短文,初

4、步理解短文的能力不强,要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始答题。习作写话,要养成学生搜索素材、积累素材的习惯,培养认真检查所写的话的习惯,把每一句话写清楚,写通顺。二、复习内容1、汉语拼音:掌握汉语拼音音序,熟练利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熟练的看拼音写词语或句子。正确区分音序和音节。2、字词:能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复习本册要求的反义词、近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3、句子:能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复习学会的句式,会用把字句和被子句。能正确抄写句子。理解疑问句和反问

5、句。4、阅读:(1)复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2)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4)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5)注重积累词语能力的培养。5、朗读(渗透在平时读书的时候)(1)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朗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3)学会分角色朗读,展开合理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熟练背诵本册教课书中要求背诵的文章及古诗。(5)培

6、养学生品味好词好句的能力,并逐步养成注重积累的好习惯。1、写作(1)能够按照文章的要素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想法(2)能看几幅图写一段意思比较连贯完整的话,注重心理活动和语言的描写。会写请假条和启事。7、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审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塌实的学习习惯。三、复习具体时间安排1、14周复习1——4单元的字词句,做单元练习卷子,并进行词语听写,知识查漏补缺。2、15周复习5——8单元的字词句,练习用音序查字典掌握音序和音节,作相关练习卷子。3、16周练习写把字句和被字句,做单元练习卷子,复习启事的书写格式做到熟练掌握。复习疑问句和反问句的用法。

7、做单元练习卷子。查找问题及时补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