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读书笔记.docx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读书笔记.docx

ID:59234318

大小:15.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书·地理志》读书笔记此书为汉兰台令史班固撰、唐秘书少监颜师古注。竖排,繁体。地理志位于汉书的第八部分,分为上下两章,占了150多页。从黄帝的九州到夏禹的十二州,后又更制九州,开篇主要是谈禹之治水治国,并引夏书禹贡之文详释九州。时间有限,琐事冗杂,吾阅《汉书·地理志》,行提炼精华之事,取去粗取精之法。偶行披阅之事,点校之迹斑斑于字里行间,现整理之,录于下:     1.尧所都者冀州,禹治水亦从此始;  2.今之“土壤”,其“壤”古为柔土之意;  3.九河既道:古“道”即今“导”字,治理或疏导之意;  4.记田赋品次,书以“上上

2、”“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量之,细究之,吾以为即对应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是也;  5.《禹贡》以前未曾识之,后从导师周长山从得知是《尚书》之篇章,后人胡渭有《禹贡锥指》一书问世,《地理志》多引禹贡之文;  6.“东北入于河”,此“东北”意指“北折而东”,方位词于古之地理书中处处皆是,有些与今义大相径庭,须得引起重视;  7.“六府孔修”之“六府”,即金木水火土谷,“谷”与前五者并列之,可窥知谷之重要性,即以农为本,古风皆然;8.“山”“薮”“川”“浸”:“山”与今义同,“薮”指大泽,“

3、川”谓水之通流,“浸”原字上有“穴”,引以灌溉者,即湖之类;  9.周代分爵五等:公侯伯子男;土地分为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10.京兆尹之变迁:(秦)内史-(高帝元年)塞国-(二年)渭南郡-(九年)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右内史-(太初元年)京兆尹。儿时见祖宗牌位处书有“京兆郡上昭穆祖,家庆堂中福德神”,中间为“天地国君亲师位”,周边亲戚家不同姓氏者,郡有所异,故推测祖上来自京兆郡,即陕西长安人氏,前年去西安,见西安市区地图上标有“段村”,与己姓相同,意欲探源,无奈步履匆匆,时间仓促,终未果。读《汉书·地理志

4、》,开篇全录《禹贡》之辞,读《禹贡》,不得不先提其两个伟大之处。伟大处之一:具备一统意识,总体划分区域。倘若《禹贡》真成书于战国,遥想当年邦国林立,学派纷呈,各国文人皆著书立说,为自己国家自己阶级利益服务,而《禹贡》却能抛却家国概念,打破大小邦域界限,以证实为目的,用统一的眼光把当时所了解到的地方作一总体分划,用“九州”代替国界,其分区标准,乃因于名山大川的自然界划,可谓眼光超前,胆识过人,大胸襟书大地理,实为了不起。伟大处之二:抛却神话意识,倡导人本位。大禹治水的记载,多见于古代神话传说,因为上帝降怒发洪水,禹变动物以治水,并

5、与诸水神斗争,如《诗经》、《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都间有记载。而《禹贡》作者能抛却神话成分,专就人类的力量所能及来写大禹的平治水土之功,并在多处暗示洪水的来源为山洪暴发和河道不修,治水重在“导”,这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神鬼观念盛行的年代,有如此眼光,实为难能可贵。其人定胜天的主格调,更是与同处战国时代的荀况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代山川浸薮之名,非常人所能熟识,《禹贡》所载山川众多,其所提界限,都以古地名划之。概览《禹贡》全文关于九州记载,大致为今天中国版图的雏型,又经历代人民的拓展,才最终形成今天幅员辽阔的中国。《禹贡》九

6、州之具体分划,如下:1.冀州:即尧都所在地。如下图所示三角区域,古称“两河之间”。2.兖州:冀州东河南至济水,含今豫东北、冀南、鲁西。3.青州:兖州往东南,即今山东半岛。4.徐州:泰山南至淮水,即今鲁南、苏北、皖北。5.扬州:淮水南至东海,即今苏南、皖南、赣东、豫及鄂东边一角。6.荆州:扬州以西,即今鄂、湘大部,赣西。7.豫州:荆山而北至黄河,即今鄂北、豫大部。8.梁州:今陕陇之秦岭以南,川全境。9.雍州:秦岭以北,东达黄河,西至陇西。可以看出,九州制是根据实际地形分划出来的,《禹贡》关于每州土壤、物产等的记载是具有一定科学成分

7、的。不过九州制在上古是否存在,值得怀疑的。其一,从古代州县制度的演变可以推知,禹贡时代不可能有如此明确的州界地理划分,那时版图到夏商时还只是中国一隅,即黄河中游以济水一带,直到周朝起源于西方,西面疆界才得以扩展,但也只限于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其他诸如汉水等流域只是分封之地。直至春秋战国,始有五霸和七雄在各地的崛起,《吕氏春秋》才开始有了豫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等的记载,故禹贡时代有九州一说,值得考证。其二,在禹贡时代,尚无可行的交通工具,依当时人力在九州所及之地作测绘和统计是难以完成的,更何况面对滔滔洪水进行导山

8、导水!《禹贡》一文对九州建制及其有关风物的描述如此确切详备,令人无法不质疑此文的形成年代。《禹贡》乃天下奇文,令人叹为观止。在我以后的学习中,我还会继续品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