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

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

ID:59238575

大小:2.76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9-09

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_第1页
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_第2页
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_第3页
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_第4页
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孩子的灵感不期而遇——另类法国艺术之旅第一站蓬皮杜中心1972年10月,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宣布:“我热切盼望在巴黎建立一个文化中心……它既是一座博物馆,同时又是一个艺术创作中心。蓬皮杜总统本人就是现代艺术的爱好者和艺术作品收藏者。他深信现代艺术一定可以走出精英阶层,吸引更多的平民百姓。7年后,他的计划得以实现,巴黎拥有了一座可以和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古根汉姆博物馆(Guggenheim)平分秋色的现代艺术中心,从而使法兰西之都继续在世界艺术创作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当年,为了选拔中心的设计方案,法国历史上首次举办了国际建筑师大赛,最终获奖的设计搭档是33岁的意大利建筑师仑

2、佐皮亚诺和37岁的英国设计师理查德罗杰斯。他们的设计特点是外露的钢管结构和大名鼎鼎的“毛毛虫滚梯”,蓬皮杜中心看上去更像是一台大机器,而不是一个正经八百的丰碑式纪念馆,中心所推崇的恰恰是变动与灵活,用设计者的话来说:“这不是一座纪念馆,而是一座节日盛会,一个都市大玩具”。这样独特的风格在1977年算得上引领风潮,但也令人瞠目结舌。当年,中心被冠以“管道圣母院”、“煤气工厂”、“炼油厂”、“艺术杂物室”、“前卫瘤子”等绰号。然而,蓬皮杜中心向公众开放后,很快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这座离经叛道的建筑也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国际建筑界的参照物和巴黎市的标志。蓬皮杜中心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透明

3、的外墙驱使着人们的好奇心,无论是大人孩子都想走进这个充满童趣的大玩具里一探究竟。中心令孩子难以抗拒的魅力首先,用孩子的眼睛来看现代和当代艺术作品是最好的方法,孩子们对作品的一无所知有时反而是件好事,这样他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作品产生的最直接,最真实的效果,相较于大孩子来说,年纪小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得更为开放。由于没有丝毫偏见,也没有艺术分门别类的约束,孩子可以去全面感受作品,获得更多的快乐。其次,孩子会本能地被博物馆的收藏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极度自由的思想所感染。现代艺术不断推陈出新,打破惯例,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尝试,爱捣乱,喜欢反着来。另一个让孩子们惊讶的是大多数作品都用了很多新奇多样的材

4、料。在立体派的画作里,就会发现有蜡布条,碎报纸还有木屑等,意大利贫穷艺术流派的艺术家们选用煤炭,蔬菜叶等材料,大地艺术则采用石头,橡胶等材料,如塞拉的作品。参观中心就像参加一场情感奔放的盛会。色彩鲜明,主题新奇的作品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有些可能会让小孩子们目瞪口呆。夏加尔的《埃菲尔铁塔下的新郎新娘》带给人们喜悦,毕加索的《撒尿的女人》令人尴尬,西蒙汉塔伊的《女性-镜子II》让人心生恐惧,康定斯基的作品热情奔放,充满色彩缤纷的图形,而马塔的艺术世界则神秘而敏感,如《空间与自我》。这些作品都让孩子们看到,20世纪的艺术提出了本质性问题;生命是什么?死亡是什么?人类的生存条件又是什么?什么是

5、宇宙?博物馆另一个激发孩子们兴趣的地方在于:中心的作品,特别是当代作品中有很多运动的作品。卡尔德开创了活动雕塑的先河,一些移动艺术作品,如阿加姆的《双重变形III——对立和相连》,在孩子们的眼中充满魔力。现代和当代艺术既有互动的,也有多媒体的,艺术家们力求引起观众的不同反应,有些作品还需要观众的参与。如丁格力的《巴鲁巴》,有人踩踏板才会动,杜布菲的《冬日花园》中的大洞,布仁的《破裂的木屋六号:达米一家》也都必须走进参观才能明白和领悟。通常博物馆内,孩子会经常被提醒不要触摸作品,而在蓬皮杜中心,孩子们成了艺术创作的参与者,因此他们会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感受。作品赏析马塞尔·杜尚《泉》191

6、7/1964白色涂釉陶瓷和油料孩子的观赏感言:这不是泉!便池成了博物馆展品,太惊人了!作品为什么这么出名?曼雷《英格瑞的大提琴》1924银明胶型胶纸孩子的观赏感言:她没有胳膊吗?画中的女人是谁?她的帽子好奇怪。瓦西里康定斯基《黄-红-蓝》1925油画孩子的观赏感言:画的是什么?画里面有圆圈,方块,线条什么的……真是奇怪!那么颜色就是这幅画的主角?还有其他抽象派画家吗?费尔南德莱热《两只鹦鹉的组合》1935-1939帆布油画孩子的观赏感言:这些人真奇怪,他们在干什么?画里到处都有东西。鹦鹉不是一眼就能看见的。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公鸡》1935石膏孩子的观赏感言:布朗库西喜欢公鸡吗?公鸡

7、才不是这个样子呢!那么这是件抽象作品?巴勃罗毕加索《撒尿的女人》1965年油画孩子的观赏感言:她真的在撒尿呢!她好像没有觉得丢脸哦!主题比较惊人!毕加索喜欢让人议论吗?这是立体派风格吗?开启一场艺术发现之旅,用孩子的眼睛,带着孩子的疑问,让我们一起捧着爱娃手帐,在优格教育约会吧!来一场现代与当代艺术的视觉盛宴!图文摘自:《蓬皮杜中心原来可以这样看》编辑整理:郭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