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

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

ID:59255404

大小:4.62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0-09-27

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_第1页
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_第2页
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_第3页
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_第4页
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管超声诊断规培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围血管超声检查操作前准备1.确认病人信息(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52.询问病史5仪器调节1.探头选择22.预设选择23.图像调节:深度/放大、聚焦、增益;CDFI彩色scale、血流增益,频谱量程基线调节8检查方法:1.患者体位适当移动52.把握探头正确、手感良好、了解探头触诊23.切面规范104.病变显示全面、清晰55.熟悉解剖56.利用呼吸、屏气、体位、探头加压等操作手法5超声描述:1.定位、病变征象、全面、顺序等82.重要的阴性体征33.特殊说明情况:如半坐位、占位、胸膝位等14.代表性图像、图像清晰,大小、亮度及对比合适、体表或标注文字准确3操作后

2、:1.诊断明确:如不肯定时,给出数个诊断并根据可能性排名62.结合临床、实验室等33.与以前的检查进行比较34.提出随访或建议4整体评价:对考官提出的问题予以回答与解释10要求:1.颈动脉、椎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支架等)802.四肢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等)503.四肢静脉(血栓、静脉瓣功能不全、动静脉瘘等)504.腹部血管(腹主动脉瘤、门脉病变、布加综合征、肾静脉疾病等)50第一节颈部血管二、探测方法(一)检测部位及操作程序1.患者取平卧位,颈后垫枕,头后仰暴露颈部,选用7MHz~10MHz线阵探头。2.常规二维探测时,先从颈根部开始探查,依次向上检查颈

3、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颈外动脉(ECA),尽可能探测到颈部最高点。3.在横切面测量血管内径。4.观察血管管壁变化,管腔有无斑块、狭窄和闭塞等形态异常。第一节颈部血管5.测量残留腔大小及计算面积狭窄百分比。6.颈部血管纵向扫查(头偏向对侧,探头置颈前侧或后侧方作前侧位及后侧位纵向扫查)。7.在纵断面上测量内膜中层厚度(IMT)。8.测量斑块长度及厚度,观察其表面及内部特性。9.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二维实时图像显示下,观察血流方向、性质(层流、湍流及涡流)、有无充盈缺损、狭窄、血流中断及倒流。第一节颈部血管10.将取样门置于所要检测血管中心,超声

4、束与血流方向夹角应<600。频谱显示后连续观察20~30个心动周期,调整最佳取样门大小,夹角最小,确定最清晰血流速度频谱曲线后,观察CCA、ICA流速曲线形态,测量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计算阻力指数(RI)。11.观测血流充盈情况及狭窄阻塞部位;测量内径狭窄百分比。第一节颈部血管(二)测量方法1.血管内径测量(1)以心脏收缩期血管横断面的内径为准。测量血管从近侧壁内膜内表面至远侧壁内表面的垂直距离。(2)测量部位:CCA中部;ECA起始部上方1cm处;ICA起始部向上1.5~2.0cm处(避开窦部膨大部)。第一节颈部

5、血管2.血管内膜中层厚度的测量(1)在颈动脉纵断面上,测量从血管内膜面至中层外表面的垂直距离。(2)测量部位1)一点测定法:在CCA远端(膨大部前1.0~1.5cm)处的后壁测量。2)多点测定法:在颈总动脉、膨大部(分叉部)、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分别测量。(3)注意事项1)扫查时声束与管壁垂直。2)将观测区图像局部放大(zoom)。3)调节聚焦区域至测量观察部位。第一节颈部血管3.斑块测量(1)横向扫查观察血管壁四周有无斑块,确定斑块所在位置(仅用横切面扫查可遗漏位于侧壁的斑块)。(2)以血管纵向扫查显示斑块上下径(长度)及厚度,因斑块多数呈偏心性,要注意将探头

6、转为横向扫查测量斑块最大厚度。第一节颈部血管三、正常声像图表现和多普勒血流频谱曲线第一节颈部血管正常颈总动脉及分支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第一节颈部血管颈总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图第一节颈部血管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频谱图第一节颈部血管颈外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图第一节颈部血管(二)正常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1.二维图像椎动脉椎段因穿越颈椎横突孔而呈阶段性显示,椎动脉内壁光滑,腔内为无回声区,有轻微搏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能够显示椎动脉壁的三层结构。椎动脉左、右侧管径可不相同,一般多见左侧>右侧。第一节颈部血管2.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表现彩色血流信号充盈于

7、管腔内,其血流方向色彩与同侧颈动脉相同。频谱与颈内动脉相似,都为低阻力型,不同点在于收缩期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比颈内动脉低。第一节颈部血管正常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第一节颈部血管正常椎动脉彩色多普勒频谱图颈部血管常见疾病超声诊断颈动脉硬化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好发的部分以颈动脉分叉最多见,基本病理改变为IMT增厚、硬化斑块的形成、动脉狭窄和(或)闭塞,最后导致脑血流供应障碍。超声表现二维超声:1.颈动脉内膜与中层平滑肌融合,呈局限性和弥漫性增厚。通常IMT≥1.0mm界定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在IMT增厚的基础上出现动脉硬化斑块。1)形态学分类:规则型、不规则型、

8、溃疡性斑块2)回声特征分类:将颈动脉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